“返老还童”好方法! 增强肌肉力量,常练3个动作

2025-10-11

商报记者 冯双 通讯员 陈伟斌

在门诊中,浙大二院骨科胡何佳主治医师经常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 “我都八十多岁了,又不参加奥运会,也要练肌肉吗?”

“答案是肯定的。”胡何佳表示,肌肉抗阻锻炼(又称肌肉力量训练),是经科学验证的“返老还童”好方法,不仅对中年人有效,对老年人、高龄老人效果可能更明显,它不靠灵丹妙药,也非美容化妆,而是实实在在的肌肉力量训练。

因为,肌肉在人体结构中起到关键作用,比如,肌肉力量直接影响上下楼梯、提重物、从椅子或马桶起身等日常活动,锻炼肌肉能帮助老年人维持独立生活能力。若无法完成这些动作,会陷入“肌肉加速丢失—更难完成活动”的恶性循环。

同时,肌肉是重要代谢器官,增加肌肉有助于调控血糖、血脂,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肌肉质量和力量会逐渐下降。研究显示,30岁后肌肉量每10年减少3%—5%,60岁后下降速度加快,80岁时肌肉量可能较年轻时少30%—50%。若不锻炼,流失会更严重。肌肉流失会导致乏力、平衡能力下降,增加跌倒、骨折风险,还可能影响心肺功能和代谢健康。

当然,肌肉抗阻锻炼也并非人人都适用。医生提醒,在进行抗阻锻炼前需做全身评估,包括病史、心肺功能、运动系统、实验室检验、综合能力等,可到正规医院做全身体检,明确风险后才能安全有效运动。

训练要遵循低强度、渐进式原则,避免过度负荷受伤,动作无需做到极限,微微出汗即可。

胡何佳医生教大家日常练习3个动作,只要科学坚持,各年龄段人群都能从中受益。

热身运动

可选用广播体操,如颈肩放松、扩胸运动、腰部转体、原地踏步、原地慢抬腿。若热身完感觉累,可休息,次日再练。

建议第一周只做热身,第二周做热身与拉伸,充分熟悉身体状况后,再进入核心锻炼。

拉伸运动

(1)动态侧弯:双手举过头顶,身体轻轻左右侧弯,不要长久停留,每侧3—8次,可以放松躯干两侧肌肉,改善腰背灵活度。

(2)腿后侧动态拉伸:站立,一条腿向前伸直、脚跟点地,身体轻轻下压,拉伸下肢后侧,每条腿3—5次。

(3)双脚踮脚:做3—10次,能保护踝关节,减少运动中扭伤风险。

核心锻炼

(1)深蹲:可扶稳固的桌子或门框,双腿分开比髋稍宽,上半身挺直,脚尖外八字,蹲的幅度可从浅开始,随肌肉增强逐渐加深。如果做不了标准深蹲,可以浅浅下蹲。每周2—3次,每次2—3组,每组3—10遍,目标是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2)扶墙撑:面对墙壁站立,双脚与肩同宽,离墙约一步,双手平举撑墙且与肩同高。吸气时慢慢屈肘,身体向墙靠近(保持身体成直线),呼气时推墙伸直双臂回到起始位置,不要垮腰,重复5—10次。主要锻炼胸大肌、肱三头肌(手臂后侧)、三角肌前束(肩部)。注意保持身体直线,不塌腰弓背,可根据自身力量调整离墙距离(力量大则稍后退增加负荷)。

(3)躺姿直腿抬高:平躺在垫子(或床、沙发)上,一条腿屈膝踩地,另一条腿伸直。吸气时缓慢抬起伸直的腿至与屈膝腿大腿平齐,停留2—3秒后,呼气慢慢放下,每侧腿做5—15次。注意腰部贴紧垫子,避免腰椎过度弓起,动作慢而可控,不急速抬腿或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