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代表强调 对苏丹制裁不能滥用 为干涉施压的政治工具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12日在安理会表决苏丹制裁问题决议草案后作解释性发言,强调制裁不能被滥用为干涉施压的政治工具。孙磊说,中方对决议草案投了赞成票。苏丹冲突持续延宕,平民伤亡仍在增加,人道危机日趋严峻。安理会延长对苏丹达尔富尔地区采取的制裁措施,有助于遏制武器流入战区,防止冲突烈度加剧,减少平民所受伤害。希望联合国会员国切实遵守决议规定,有效执行相关措施。他说,中方反复强调,制裁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被滥用为干涉施压的政治工具。当务之急是尽快实现停火止战,努力缓解人道局势,稳步推进政治进程。国际社会应切实维护苏丹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支持联合国和非盟主导的斡旋努力,帮助苏丹早日恢复和平稳定。联合国安理会12日一致通过决议,将对苏丹制裁措施延长一年,至2026年9月12日。
欧洲华人专业协会联盟2025欧洲论坛聚焦中欧多领域合作
欧洲华人专业协会联盟2025欧洲论坛11日至12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与会人士认为,中欧在科技、医疗等领域合作势头强劲,前景广阔。本届论坛主题为“携手并进、开拓共赢、上下求索、推陈出新”,聚焦中欧绿色科技、低碳发展、人工智能、医疗创新和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举办主旨演讲、专家报告、圆桌讨论和项目推介等活动,吸引来自中国、芬兰、丹麦、比利时等国约200名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参加。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副主任陈锐表示,中欧在清洁能源、健康、数字技术等领域形成广泛合作网络和坚实民间纽带,期待双方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务实创新的举措,共同书写互利共赢的合作新篇章。中国驻芬兰大使馆科技事务参赞王斌表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和扩大开放为中欧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和空间。双方应以本届论坛为契机,深化交流、拓展合作。
特朗普称将向孟菲斯市派遣国民警卫队“打击犯罪”
美国总统特朗普12日说,他将派遣国民警卫队前往田纳西州孟菲斯市“打击犯罪”,并称此举已得到孟菲斯市市长和田纳西州州长的支持。然而,这一表态随即引发当地官员的反对。特朗普当天接受福克斯新闻台采访时说,孟菲斯市“存在严重问题”,并表示该市市长和所属州州长都对即将部署国民警卫队感到“高兴”。孟菲斯市隶属于谢尔比县。该县民主党籍县长李·哈里斯在社交媒体回应说:“这一做法令人失望。总统先生,这里没有人‘高兴’。”他还说,特朗普对当地进行“军事化”的干预可能会在许多社区引起混乱和恐惧。田纳西州是共和党主政州,但孟菲斯市长期以来支持民主党。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孟菲斯市黑人或非洲裔美国人占其总人口比例超过60%。现任市长保罗·扬是非洲裔美国人,他尚未就特朗普言论作出回应。田纳西州共和党籍州长比尔·李当天发表声明,证实国民警卫队相关部署即将展开,并表示他一直与联邦政府保持密切联系,还将与特朗普通话商讨具体细节。
朝中社: 绝不容许破坏朝鲜半岛和地区的实力平衡
朝中社13日发表评论谴责美日韩近期举行的双边及多边联合军演,称朝鲜“绝不容许破坏朝鲜半岛和地区的实力平衡”。文章说,以美国为首的敌对势力以使用核武器为前提,大力推行军事活动,严重威胁朝鲜半岛和地区的安全环境。美日两国从11日起投入大批兵力和最新装备,进行史上最大规模的实战演习“坚决之龙”。此外,美韩两国计划从15日起进行虚拟全面核战争的核作战演习“钉锤”,美日韩三方也即将进行第三次“自由之刃”联合军演。文章指出,美日、美韩、美日韩针对朝鲜和地区国家的军事行动在朝鲜半岛及其周边地区爆发式地进行,清楚表明以美国为主的美日韩核军事同盟已进入全面运作阶段。这是“严重威胁朝鲜半岛和地区安全的不同寻常的事态发展”。文章还说,当前情况迫切要求朝鲜更应保持核武力应战态势,有必要以绝对的军事强势彻底粉碎美日韩侵略性军事活动。
北约将启动“东部哨兵”行动强化联盟东翼防御
北约秘书长吕特12日在布鲁塞尔宣布,北约将启动代号为“东部哨兵”的军事行动,以加强联盟在东翼的威慑与防御态势。吕特在北约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丹麦、法国、英国、德国等多国将派遣部队和装备参加“东部哨兵”行动。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亚力克苏斯·格林克维奇在同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东部哨兵”行动将提供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的威慑与防御力量。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当日发表声明称,这一多领域军事行动将在未来几天启动,持续时间尚未确定。丹麦将派遣两架F-16战斗机和一艘防空护卫舰、法国将派遣三架“阵风”战斗机参与行动,德国也将提供四架“台风”战斗机。北约还将在全联盟范围内快速试验并部署多项新技术,包括反无人机传感器和专门探测、跟踪、击落无人机的武器。吕特称,日前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是“最大规模的北约领空遭侵犯”事件。至于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的具体意图,吕特说评估仍在进行。
民调:过半法国人不支持西方国家派兵援乌
法国舆论研究所9月初开展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超过半数法国人不赞成支持乌克兰的“志愿联盟”向乌克兰派遣部队。由多家法国媒体12日刊发的这项在线调查结果显示,法国人就支援乌克兰这一议题的立场存在分歧。接近1200名法国成年人接受这项调查,调查结果误差区间为1.4至3.1个百分点。民调显示,虽然接近75%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但只有47%的调查对象赞同“志愿联盟”向乌克兰派遣部队。9月4日,由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主导的“志愿联盟”召开会议讨论援乌事宜。马克龙在会后说,以欧洲国家为主的26国承诺在俄乌实现停火后向乌克兰部署地面、海上或空中部队作为“保障部队”,“志愿联盟”还将致力于在政治和法律层面推动给予乌克兰安全保障。
以军前总参谋长:冲突致加沙地带10%人口死伤
据英国《卫报》12日报道,以色列国防军前总参谋长赫齐·哈莱维本周早些时候说,以军对加沙地带发起的军事行动已导致该地区220万巴勒斯坦人中超过10%、即20多万人死伤。这一数据与巴勒斯坦卫生部门公布的数据十分接近,而先前,以色列方面一直坚称巴方死伤人数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宣传”。巴方统计显示,本轮巴以冲突2023年10月7日爆发以来,加沙地带已有超过6.4万巴勒斯坦人死亡、近16.4万人受伤。据报道,巴方统计并不区分平民或武装人员,但外泄以军情报显示,截至今年5月,超过80%的死者是巴勒斯坦平民。哈莱维在《卫报》的报道中还重复以方官员关于本轮冲突的论调,称以军行动符合国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