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种搞法,实在有味道”
中国的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聂荣臻在晋察冀边区接待了多位国际友人。最早踏入这里的国际友人是美国情报军官卡尔逊。1938年2月,在那间挂满作战地图生着炉火的办公室里,聂荣臻提着马灯,用洪亮的声音向卡尔逊讲述晋察冀的敌我态势,也回答了他提出的一些问题,气氛非常热烈。这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老兵深受震撼。他感慨地对聂荣臻说:“我当年打仗,就是蹲在战壕里打枪打炮,根本不动脑子,枯燥得很。你们这种搞法,实在有味道!一边打仗,一边考虑许多问题,还搞政治,搞经济,搞文化,是我从来没搞过,也没有听说过的。”
在众多外国朋友中,广为人们传颂的是白求恩。
1938年6月,来自加拿大的医生白求恩历尽艰辛,辗转到达晋察冀边区。聂荣臻想安排白求恩做医学顾问,他拒绝了。无数次,在简陋的手术台上,白求恩听着炮弹声,救回一个个垂危的伤员。
然而,不幸降临了。雁宿崖战役前夕,白求恩临时为一名患颈部丹毒组织炎的伤员动手术,在掏取碎骨时,左手中指被碎骨刺破,受到致命感染,但他坚持参加了雁宿崖黄土岭战役,即使高烧39℃,仍不肯撤下火线,坚持为伤员做完手术。直到战斗结束,他才被担架抬走。当担架将他护送到唐县黄石口村时,他的病情已经恶化。两天后,1939年11月12日清晨,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带着对中国人民的无限深情离开人世。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白求恩给聂荣臻写了一封信:“亲爱的聂司令,也许就要和你们永别了。最近两年是我生平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看到这封遗书,一向有泪不轻弹的聂荣臻,热泪夺眶而出。毛泽东闻讯后,写下了《纪念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由此传遍中国。
战火纷飞中,聂荣臻还曾救送两名日本小女孩。1940年8月20日,他率领部队夺回被日军占领的井陉煤矿,并将战场中救下的两个日本小女孩带回指挥所安置。姐姐美穗子四五岁大,妹妹不满一岁。父母已经双亡。
在指挥所,美穗子喜欢用小手拽着聂荣臻的裤腿,在他身边跑来跑去。聂荣臻亲手给美穗子喂稀饭、削梨子。一些人不理解聂荣臻的行为。他就给大家疏导思想和情绪,帮助他们区分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和日本孩子的无辜。后来,聂荣臻托付一位老乡用担子把姐妹俩送到驻石家庄日军手中。遗憾的是,妹妹后来在石家庄的日军医院夭折。美穗子则安全回到了日本。
1980年7月14日,已经44岁的美穗子跟随日本友好访问团返回中国,见到了聂荣臻,激动得泣不成声。聂荣臻说:“中日两国只有加强人民之间的往来,才能加深两国的感情和友谊。我们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自那以后,美穗子作为中日友好的特殊使者多次访问中国,致力于两国民间的友好交往,她的家乡宫崎县都城市还与聂荣臻的家乡四川江津(今重庆江津区)结为友好城市,延续着那份深深的情谊。(完)
据环球人物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