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苗露)A股昨日整体强势,三大股指盘内齐创年内新高,沪指斩获7连阳;港股尾盘企稳,恒生指数小幅走高。截至收盘,沪指涨0.5%报3665.92点,深证成指涨0.53%报11351.63点,创业板指涨1.24%报2409.4点。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9057亿元,较此前一日增加556亿元。全市场共2084只个股上涨。
盘面上,半导体芯片股集体走强,寒武纪20cm涨停创新高;光刻机概念拉升,飞凯材料、斯迪克、美埃科技等涨超10%;AI硬件股震荡走强,胜宏科技等多股再创历史新高;新疆本地股维持强势,新疆交建等多股3连板;液冷服务器概念延续强势,大元泵业等封板。此外数字货币概念午后崛起,地产板块也表现强势。
半导体板块强势拉升
昨日半导体板块盘中强势拉升,一路高歌猛涨,让投资者兴奋不已。
据同花顺数据,截至昨日下午收盘,半导体板块整体收涨1.8%,位列当日行业板块排名第三,成分股中124只上涨。个股层面,上海合晶、寒武纪-U皆斩获20cm涨停,盛科通信涨超19%,源杰科技涨超10%,芯原股份、富满微涨超9%,还有华海诚科、泰凌微、灿芯股份、阿石创等股跟涨。
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纪昨日午后突然涨停,续创历史新高。消息面上,有市场传闻称,寒武纪增加载板、晶圆采购量,下半年业绩将超预期。对此,寒武纪证券部人士回应媒体称,暂不清楚今日市场传闻来源,勿听信外部传闻,供应链采购及今年业绩情况以公开披露为准。
而在需求端,从寒武纪及海光信息今年以来财报释放的信号来看,两家企业今年均持续加紧备货,行业底层硬件基座向国产迁移的景气度有望持续。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寒武纪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该公司表示,主要原因系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使得收入大幅增长。
行业方面,全球半导体产业从2023年二季度进入上行周期,其中海外半导体产业(尤其是北美)在AI基建拉动下保持高增速(20%左右),国内半导体产业受益AI程度相对较弱,更多是受益消费电子复苏,2024年下半年销售额增速有所回落,2025年上半年泛工业接棒消费电子也渐次进入复苏阶段,销售额增速重新上行。
中信证券表示,当前半导体周期仍处于上行通道,其中AI持续强劲,泛工业接棒消费电子也进入复苏阶段。展望未来,AI仍将是半导体产业向上成长的最大驱动力,一方面云端AI需求持续,另一方面终端AI应用有望加速落地,并且中国半导体厂商在后续AI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受益程度有望显著提升,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其投资逻辑具体可以分为两条主线,其中云端看国产替代,终端看下游增量。
光刻机概念持续走强
昨日午后,光刻机概念异动拉升,海立股份、旭光电子盘中涨停创历史新高,海立股份、凯美特气涨停,同飞股份、久日新材、洪田股份涨超8%,茂莱光学、张江高科跟涨。
事实上,近段时间,光刻胶核心材料光引发剂价格走强持续引发市场关注,相关概念股也表现强势。昨日,扬帆新材“20cm”涨停,久日新材、强力新材分别涨6.77%、4.97%。
光引发剂主要用于光固化材料的快速固化过程,也用于芯片制造等高端领域,对光刻、刻蚀、3D堆积等步骤至关重要。光引发剂作为光固化材料的核心成分,其性能直接决定光固化材料的固化速度与质量。
今年以来,光引发剂价格持续走高。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8月11日,光引发剂价格报价为95元/公斤,8月以来累计涨幅近15%,今年以来累计上涨超26%。
方正证券研究称,随着技术进步与政策支持,以及电子、通信等新兴应用领域快速发展,辐射固化行业正呈现系统化、规模化发展趋势,迭代速度逐步提升。受益于下游PCB行业回暖和3D打印、电子通信等行业快速发展,以及供给格局重塑预期,光引发剂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持续改善。
国金证券此前指出,光刻机作为晶圆制造最核心设备,当前国产化率不足5%,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建议关注核心部件供应商。光刻机板块正处于“技术突破+政策红利+国产替代”共振期,长期成长逻辑清晰,但需关注技术落地节奏与国际环境变化。
地产板块回归强势
地产板块昨日再度走强,截至下午收盘,深物业A、沙河股份、深振业A等涨停,浙江东日、万通发展分别斩获2连板和3连板。
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相关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进一步优化住房限购政策,符合北京市商品住房购买条件的居民家庭(包括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达到相关年限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五环外购买商品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不限套数。成年单身人士按照居民家庭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政策。《通知》还明确,要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
机构表示,北京出台政策反映逐步兑现前期政策预期,预计后续其他一线城市有望跟进,地产再次进入政策刺激行情。考虑到当前地产板块估值偏低、持仓较低,交易层面或具备一定弹性,建议逢低配置地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