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报记者 陈敏 实习生 邵欣怡 摄影 项凯
近日,一场围绕充电宝的安全问题席卷全国。6月16日起,罗马仕、安克创新等知名品牌,因电芯存自燃风险,紧急召回超120万台产品!与此同时,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今年6月28日起,无3C认证、标识模糊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一律禁止上飞机!
新规之下,电商平台纷纷下架无3C认证的充电宝产品、多所高校宿舍禁用特定品牌。与此同时,消费者也面临难题:手中无3C认证的充电宝该怎么处置?担心不安全,又该怎样妥善处理?
A 充电宝出什么事了?
这一切,始于今年五月的一次意外。
2025年5月31日,CZ6850杭州飞往深圳的航班上,一名旅客携带的相机电池和充电宝突然冒出烟雾,金属机身内潜藏的能量瞬间化为威胁全机安全的隐患。该航班于起飞15分钟后返航。
机场事故之后,高校最先敲响关于充电宝的安全警钟。6月初,北京联合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21所高校相继发布通知,要求师生排查并停用罗马仕20000毫安充电宝。校方检测显示,该型号充电宝在充电时自燃概率超行业均值300%,且发生的多起自燃案例已导致财物损失。
随后,充电宝企业开始发声。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管局6月16日发布公告,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召回2023年6月5日到2024年7月31日期间制造的三个型号充电宝,共22个批次共计491745台。6月20日,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布产品召回公告,共涉及7个型号,生产日期从2024年5月至2025年2月,总计召回数量为712964件。截至7月3日,已经有超过20万用户完成了召回申请。据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介绍,已下架所有官方电商平台相关型号产品,并已终止与供应商的合作。
这两家企业召回的充电宝问题都是:电芯缺陷。随着“电芯缺陷”这一问题的曝出,一家名为安普瑞斯的电芯供应商浮出水面。
据了解,安普瑞斯成立于2014年,由美国安普瑞斯与无锡产业集团合资成立,是国内最大的软包电池供应商。巅峰时期,安普瑞斯在充电宝电芯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它的客户名单几乎是一份中国充电宝行业头部品牌目录:罗马仕、安克、小米、绿联、倍思……也就是说,我们手中绝大多数充电宝的电芯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紧急发布《关于加强旅客携带充电宝乘机安全管理的通知》,明确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型号和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要求各机场安检部门加强查验,并增设自弃、暂存区域,明确暂存流程。“新规”发布后,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自己的充电宝不被允许带上飞机,网友分享的现场图片显示,成筐的旅客充电宝在机场被拦下。
自此,一场自下而上对充电宝的信任危机开始蔓延。
B 市场上还有多少不合规的充电宝?
早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已规定,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3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识的产品,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今年,随着6月28日充电宝乘机新规的实施。这一变化不仅影响了旅客的出行准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充电宝市场的格局。商家们反映,新规实施后,没有3C认证的充电宝销量大幅下降,而价格方面,无3C认证的充电宝相较于有认证的同类产品,价格便宜近一半。
7月28日上午,记者在杭州火车站二楼进站口两侧,看到两条商业连廊,这里人流量很大,许多杂货铺在最显眼的位置都摆放着写了“充电宝”三个大字的标牌。
记者随机来到一家没有明显店标的小档口,柜台上摆放了二十余个不同品牌、规格的充电宝,大部分都用破旧的塑料袋装着,价格在50元到200元不等。记者随机拿起一个紫色的充电宝,充电宝本体上仅有“CE”标识,并未发现3C标识。
在记者的询问下,商家告诉记者这个充电宝虽然没有3C标识,但安全可靠,飞机火车高铁都能带。此外,这款充电宝正面标有“66W超级快充”,背面电压电流输出模式中,功率最高是“4.5V5A”的22W,该充电宝显然存在功率假标的嫌疑。
“充电宝看一下啊,我这里是火车站唯一一家卖‘3C’充电宝的,别的店都没有卖的。”随着女店主的热情吆喝,记者来到了商业连廊里另一个杂货铺。女店主见状,马上拿起一款价格115元的充电宝告诉记者,这款是有3C标识中性价比最高的,买它最合适。
“想要质量好的就买右边的,不介意的话就买左边的这些。”杂货铺店主边说边给记者指引。记者观察到右半部分的产品都是带有3C标识的,价格在100元以上,左边一半是无标志的充电宝,价格在50元上下。同时,老板娘也告诉记者,尽管没有3C标识,也是能带上火车的。
记者还观察到杭州火车站的商业连廊里,几乎每个摊位都在出售一款玫红色的充电宝,这款充电宝的本体干净,没有任何文字,外观类似小米品牌的充电宝。但是比小米的logo少一个“i”。不仔细看很容易会误以为这是小米品牌的产品,非常容易被误导。
7月31日上午,记者在到西湖区文三路的颐高数码(西溪店)走访市场发现,不少店铺在卖的充电宝基本都是带3C标识的。“2023年8月就有政策通知要下架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我们当时就已经开始着手处理无3C标识的充电宝了。”蓝猩先生手机配件批发零售门店老板说,颐高数码城内,这一年来和他一样处理充电宝的商家很多,大多数都是返厂还给厂家,也有一些是半价出售给消费者,从去年8月到今年,他们店内在卖的都是标有3C的充电宝。
对于充电宝的功率错标、假标问题,蓝猩先生手机配件批发零售门店老板说:“商家去进货的时候,可以向批发厂家询问实际功率是否和标注的一致。正规商家在进货前都是会询问的,批发厂家一般也会如实告知。”据老板透露,在充电宝行业,大家是默认都知道有错标假标现象存在。但不排除一些不正规的小商小贩为贪图便宜,只进一些假标的货,也有一些是进货时没有仔细询问,而不小心进了带假标的货。
市面上共享充电宝现在都有3C标识吗?7月31日上午记者租借了美团、怪兽、小电、聚充充四个常见的品牌进行观察。其中怪兽、小电、聚充充的充电宝本体上都有3C标识,美团充电宝本体上并没有3C标识。聚充充充电宝的本体上标注“22.5W”的样式,与本体上的输出功率中的最大输出功率一致。美团充电宝正面标注了“22.5W超级快充”字样,背面除了二维码和注意事项外,没有具体的输入输出功率。扫描美团充电宝背面的招商二维码后,招商界面的第二个保障显示“CCC+CQC国家质检认证”。
C 价格低至8元多的充电宝能带上飞机?
“不好意思,充电宝寄不了。”
“那为什么电商平台可以发货?”
“电商平台有相关的证件才可以发货”……
7月29日,记者发现前段时间在某电商平台上,买的一个充电宝还在售后期,但没有3C标识后,联系客服想要退回,客服很快给出退货地址。但记者准备寄回的时候,却被多家快递以充电宝为危险物品拒收。记者将充电宝无法寄回一事转告客服后,得到“多问几家”“等快递恢复”“现在天气热,等凉快点再邮寄”等回应。
根据真锂研究院的分析数据,一枚安全可靠的优质电芯成本约为40元至50元。加上电路板、外壳、封装等其他物料,一个充电宝的基础物料清单成本至少在50元至60元。若计入研发、检测及渠道费用,终端售价低于100元的产品几乎不存在合理利润空间。但记者在电商平台上看到,充电宝的价格甚至有低至8元左右的。
淘宝上充电宝价格从17.4元至1899元不等,普遍价格在50元-120元左右。大部分店铺都已下架无3C标识的产品,但还有一些商家仍在售卖。售价为17.4元的是一款小巧的胶囊式充电宝,产品主页有“可带上飞机”和“飞机图形”的标注。与客服对接后,客服明确告知该产品不是“3C”产品,且不能带上飞机,产品的标注信息有很大误导性。
拼多多平台的充电宝价格明显要比淘宝便宜很多,普遍售价在13元至20元之间。最低售价仅7.92元,最高售价为59.9元。记者点入一款券后售价为21.66元的充电宝,其产品选择页面都标注的是20W,但在产品的详情页可看到,产品的输出和输入功率都为“5V 2.1A”的10.5W,并不是主页面标注的20W。在记者询问是否有快充充电宝时,商家给出一个自称66W快充的产品链接,该产品券后售价为33.06元,在产品详情页只写了输入功率“22W”,没有写明输出功率。
对于记者提出的“为何不写明输出功率”这一问题,商家给出的回复是:“上面没地方写”。记者以购买为由向商家要了66W快充充电宝的实体照片,发现实体充电宝上最高的输出功率为“10V 2.25A”的22.5W,也并非商家所说的66W。可见,该店铺产品也存在功率错标的问题。
在拼多多另外一家店铺,记者选购了一款销量2.1万、售价8.79元且标有3C认证的充电宝。该店铺客服告诉记者该产品有3C标识,可以带上飞机。但由于物流时效因素,截至发稿前,记者尚未能收到实物。
D“无害化处理”该怎么处理?
手中不合规的充电宝怎么办?早前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回复说,对于消费者来说,未被召回的充电宝能够使用。但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遵守相应规定。
关于这个问题,记者也在社交网络平台搜索了很多网友的“支招”。有网友说,自己曾购买了在召回之列充电宝,客服让自己给充电宝“申请无害化处理”,上传处理过程的视频后,会在15-30个工作日内给消费者退款。
所谓的“无害化处理”,就是把电量少于25%的充电宝放入高浓度的常温盐水中浸泡24小时,主要目的是让充电宝彻底放电并安全钝化,浸泡完毕后把废弃充电宝装入写上“旧电池”字样的铁盒子中,随后丢于周围的红色回收桶内。
有网友实践后发现,浸泡了一宿的充电宝在第二天鼓包了。有部分网友表示自己担心浸泡过程中充电宝会爆炸,也有网友反映浸泡之后的盐水受到了化学污染,又不知如何处置废水。
对于这个问题,以及无法通过快递寄回的充电宝和家里闲置的充电宝,中国消防给出的处置措施是: 1、彻底放电,降低风险。处理前,将充电宝电量用尽或放电至5%以下。放电时避免高温、潮湿环境,切勿通过短路方式强行放电。2、妥善存放,避免暴晒挤压。闲置充电宝应单独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可用绝缘胶带包裹电极触点,防止意外短路;避免与金属物品混放。3、选择正规回收渠道。切勿直接投入生活垃圾箱或焚烧处理。可通过商场、社区的专用电池回收箱,或联系专业电子废弃物回收企业处理。
E 新规下消费者如何使用充电宝?
在日常生活中,充电宝安全事故屡见不鲜。CZ6850航班上的旅客充电宝突然冒出烟雾致返航的事故,并非个例。7月24日,网友“什么毛毛”在小红书发帖称:自己口袋里携带的充电宝突然起火,当场被烧伤,经医院诊断为Ⅲ度烧伤。网友“什么毛毛”说,6月罗马仕召回的事情出来,他还拿出自己的罗马仕充电宝,对了批次号,发现不是召回的批次,买来时间也不长,觉得应该没事,没想到这么快就燃烧起来。
商家售卖无3C标识的充电宝是否违法?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钟云帆律师认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对锂离子电池等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公告(2023年第10号)》对移动电源实施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即3C认证)管理,从2023年8月1日起,指定机构可受理移动电源的3C认证委托,公告给了一年的过渡缓冲期。至2024年8月1日,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因此,对于生产者和销售者而言,在2024年8月1日以后,没有3C标识的移动电源,是不可以出厂、销售的,否则将违反我国《认证认可条例》《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依法可能面临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不足 1 万元的,处货值金额 2 倍以下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甚至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如果情节严重造成重大人身、财产损害的,还可能面临相应刑事责任。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在2024年8月1日前购买的无3C认证的移动电源设备,消费者有权可以继续使用,但在乘坐部分交通工具时可能会被限制携带、使用,使用时也要注意个人安全。2024年8月1日以后,消费者不应再购买无3C认证的移动电源。
随着充电宝使用场景日益广泛,其质量安全问题亟待重视。 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官网公开征集《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制订计划项目的意见。该标准新增或者加严过充电、针刺、挤压、热滥用等试验要求;同时准备提出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直接影响电池安全的关键材料要求;对锂离子电池、电池组、充电宝的关键生产过程工艺,也将提出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