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成美国稀土生产商最大股东

狂砸4亿美元能很快见效?美高管泼了一盆冷水

2025-07-13

美国芒廷山口材料公司在加州芒廷帕斯的稀土开采和加工设施

商报记者 虞洪波 综合报道

为减少对华依赖,7月10日,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罕见斥巨资跻身美国最大稀土生产商芒廷山口材料公司(MP Materials)最大股东。

芒廷山口材料公司10日宣布,五角大楼同意以4亿美元收购这家公司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从而成为其最大股东。

依据声明,股份收购将于11日完成,经折算后五角大楼将持有该企业15%股份。五角大楼今后可能继续购入该公司的普通股,并为其注入数十亿美元的长期投资。

不过,有美国业内高管警告,如果美国无法突破中游精炼技术难题,解决污染问题,其“稀土供应链独立”仍面临挑战。

五角大楼 当股东

助企业建第二家工厂扩大产能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和法新社等媒体报道,芒廷山口材料公司创立于2017年,是美国唯一一家掌握稀土全产业链的生产商,也是北美唯一一家大规模开采和处理稀土矿的企业。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拥有全球第二大稀土矿芒廷山口。

美国《华尔街日报》10日说,芒廷山口材料公司此前产品主要依赖出口至中国精炼,近年才开始投资在美国国内的精炼能力,以摆脱对中国加工厂的完全依赖。2022年4月,芒廷山口材料公司启动了在得克萨斯州沃思堡的工厂建设,用于生产稀土金属和磁体。

芒廷山口材料公司将在美国新设第二家稀土厂,预计2028年试运营。据估算,届时将让其在美的稀土磁体年产能上升至1万吨。目前第二家工厂暂未选址。

美国国防部承诺在新工厂建成后的10年内,确保100%采购该工厂生产的稀土磁铁产品。美国国防部还为芒廷山口材料公司的钕镨氧化物产品设定了每公斤110美元的最低价格,期限同样为10年。芒廷山口材料公司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利廷斯基透露,如果市场价格低于每公斤110美元,美国政府将按季度向该公司支付差价。

同时,五角大楼与摩根大通及美国高盛银行一起为这家公司注资11.5亿美元,助后者扩大芒廷山口矿的重稀土分离产能。

法新社说,五角大楼很少收购私营企业股份。《华尔街日报》称,芒廷山口材料公司的主要客户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开始为通用汽车生产稀土磁体产品。

为啥这时才当上企业的大股东

《华尔街日报》表示,许多买家意识到依赖中国的“风险”,却一直不愿签订让西方企业制造磁铁的长期采购协议,是因为这会让他们支付高昂的价格。与此同时,如果没有下单意向,美国和欧洲的生产商又拿不出资金买设备、建厂。

报道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境让中国巩固了其主导地位。”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估算,2023年全球超60%的稀土都在中国开采,高达92%的稀土都在中国精炼加工。

在五角大楼宣布入股芒廷山口材料公司的同一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开启其任上首次“亚洲之行”,抵达马来西亚出席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与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就关键矿物合作进行了讨论。

此前,美国5月还与乌克兰签署了矿产协议,以获得“大量非常高质量的稀土”,这都显示出美国的“稀土焦虑”。

人才和技术障碍还是难以克服

不过,一名美国业内高管11日接受香港《南华早报》采访时警告,如果美国无法突破中游精炼技术难题,解决污染问题,其“稀土供应链独立”仍面临挑战。

据报道,美国稀土和高端磁体供应商REalloys首席执行官戴维·阿盖尔表示,美国能否实现打造“独立”稀土供应链的目标,“取决于其战略和执行方”,但要想“取得重大进展”,满足美国40%至50%的战略需求,预计要等到2027年或2028年,而且要仰仗政策、技术、监管等多重条件的配合。

尽管阿盖尔声称,他认为未来会有国家建立一个用于储备“非中国来源稀土材料”的实物市场,但他也承认,美国当前在建立稀土储备方面做得不够。

美国建立“独立稀土供应链”是否道阻且艰?阿盖尔并非唯一一个发出质疑的人。此前,美国莫利矿业公司前首席执行官马克·史密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西方国家需要数年时间才可能发展出一定的稀土加工能力,“我们需要在岸建立所需的设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上海太德维服商务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上海美国商会前副会长江凯明最近也对媒体表示,美国等一些国家的稀土供应多元化战略面临时间、成本和人力资本等众多挑战。

“光是时间就要10到20年,成本则数万亿美元,”江凯明说,“而且人才从哪里来?谁懂得如何加工这些材料?谁了解提纯工艺?如何达到高纯度?这些人才在大多数国家不存在。”

中国严打 钻空子

中国实行部分稀土出口管制

2024年6月29日,国务院公布《稀土管理条例》,明确稀土归国家所有,国家对稀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

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和关键战略资源。

2025年4月,中国实行部分稀土出口管制。

6月2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与安全,依法依规不断加快对稀土相关出口许可申请的审查,已经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申请,并将持续加强合规申请的审批工作。

这张王牌可不能被钻空子

不过最近,一条视频让人冒火。美国居然绕开我们的禁令,通过泰国、墨西哥偷偷摸摸搞到了大量的锑。

从2024年12月到2025年4月,他们从这两个国家弄走的氧化锑,差不多是过去三年的总和,足足3834吨。明摆着就是钻空子走私。

说起来这事儿也不复杂。我国去年对锑这类关键矿产实施出口管制后,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一下子就飙上去了。

有暴利的地方就有铤而走险的人。国内一些不法分子和海外势力勾结起来,把稀土、锑这些宝贝疙瘩换个包装,贴上“铁”“锌”甚至“艺术品”的标签,先运到第三国转一圈,再偷偷摸摸卖到美国。

商务部5月份就对这种事儿点过名,说有海外实体和国内败类勾结逃避限制。

拿稀土来说,国际市场价格翻着跟头涨,一吨货转手就能赚几十万。可他们不想想,这些资源是国家的战略储备,是咱们和美国博弈的“王牌”。

稀土看着不起眼,却是制造芯片、新能源汽车、导弹的关键材料。

美国之所以天天喊着要“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没有足够的产能。

难怪咱们从5月就开始严打。那么,怎么才能堵住这些漏洞?

首先,把内部的“窟窿”堵死。有些企业为了眼前利益,明知故犯帮着走私,这种企业必须重罚,该吊销执照就吊销,该追究刑事责任就追究。

还有,关键岗位的人员要是被利益诱惑当了“内鬼”,更得严惩不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内部先稳住了,外部才没机会下手。

其次,监管部门得形成合力。海关、商务部、工信部得联起手来,对进出口货物搞“穿透式监管”。

比如对那些突然大量出口“铁”“锌”的企业,查查他们的实际货源;对运往泰国、墨西哥这些“转运热门地”的货物,多抽检几次。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大数据追踪一下物流信息、资金流向,总能发现蛛丝马迹。

再者,得让大家都明白,走私稀土不是小事,是在损害国家利益。多曝光一些典型案例,让那些想动歪心思的人看看,伸手必被捉。

最后想说一句,国家利益面前没有“小聪明”可耍。稀土是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谁要是敢动歪心思,就必须让他付出代价。

巨头获得 话语权

两大稀土巨头宣布提价

7月10日晚间,北方稀土、包钢股份双双公告,拟将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19109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382.18元/吨。

据了解,稀土是17种元素的总称,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根据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分布情况,可分为轻稀土和中重稀土两大类。轻稀土储量较丰富且分布广泛,而中重稀土更为稀罕且分布不均,大部分集中在中国。离子型稀土(重稀土)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广东、云南等地,占全球重稀土储量的80%以上。

财通证券研报显示,中国是全球稀土储量、产量和供应的最大国家,稀土开采和提炼技术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24年,中国稀土矿储量位居全球首位,占比近五成;中国稀土矿产量全球占比近七成。”

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在世界稀土行业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包钢股份主要产品为钢铁产品、稀土精矿和萤石精矿。根据公司2024年报,包钢股份稀土精矿生产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原料基地,具备生产50%、56%、58%高品质稀土精矿的能力。

包头白云鄂博素有“富饶的神山”“世界稀土之乡”美誉,包钢股份控股股东包钢集团拥有的白云鄂博矿稀土资源量位居世界第一。包钢集团开采的白云鄂博矿石,排他性供应包钢股份,公司拥有白云鄂博矿资源开发的权利。

北方稀土产品主要分为稀土原料产品、稀土功能材料产品及稀土终端应用产品,公司可生产各类稀土产品11个大类、100余种、上千个规格。公司是中国最早建立并发展壮大的国有控股稀土企业。

北方稀土在2024年报中称,公司经营规模稳步提升,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企业集团和稀土产业基地,是中国稀土大集团之一,以全产业链和规模优势巩固增强着稀土原料保障能力。

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之间的稀土精矿交易价格上调的背后,是行业市场回暖。

北方稀土管理层在2025年6月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今年5月,随着中美贸易谈判取得突破,稀土市场活跃度提升,主流产品价格震荡上行,成交量扩大。

“2025年一季度以来,受上游原料供应收紧及下游消费刺激等政策影响,稀土市场整体活跃度好于上年同期,这对北方稀土一季度的业绩也起到支撑作用,公司持续优化原料和产品结构,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北方稀土管理层表示,进入4月-5月后,受国际环境影响稀土价格出现短暂回落,但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渐明朗,稀土行业的关注度也随之上涨,带动了产品价格的上涨。

(信息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国防时报国防看点、观察者网、财经杂志、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