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与众不同”的毕业典礼吸引3000万观众围观

拼多多助力科技小院学子“毕业作品”热销全网

2025-07-03

海南三亚优旗榴莲科技小院的同学们正在介绍国产树上自然成熟的榴莲。 王心悦/摄

杨静(左一)等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在毕业市集进行展示。王心悦/摄

商报讯(记者 吕文鹃)毕业季来临,全国科技小院也进入丰收时间。6月30日,中国农业大学为科技小院筹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典礼”,来自北京、河北、云南、海南、山西、内蒙古、湖南、广西、甘肃等全国各地21个科技小院的学生,从乡村回到母校,搭建农研成果大集,通过直播镜头向全网观众展示他们的50余种“毕业作品”。

在拼多多“千亿扶持”的补贴和流量加持下,科技小院学子们上架的国产树上熟榴莲、玉露香梨汁、妮娜皇后葡萄、富硒黑小麦粉、低升糖指数鲜食玉米等数十款农产品累计吸引全网3000万观众围观和拼购,其中,国产榴莲在开播前便吸引了网友们的关注和好奇,很快便供不应求。

科技种植助力本土农产品增收 “吃海鲜”的国产榴莲亮相

尽管是全球最大的榴莲消费市场,但受限于气候等原因,中国大部分榴莲主要进口自泰国、马来西亚等海外产区。近几年,随着国内种植技术的发展,进口榴莲在中国唱主角的局面正被逐渐扭转。

一般而言,榴莲嫁接苗从种植到结果约需5年,为科学地促进榴莲生长,三亚优旗榴莲科技小院与海南优旗合作,依托地理优势,通过提炼新鲜深海鱼类,以鱼蛋白肥料促进了榴莲树的生长。

“对比试验表明,施用鱼蛋白肥料后,榴莲树生长发育明显加速,且果型更好,果肉更饱满,口感香甜软糯。我们目前也在剖析鱼蛋白促进榴莲生长的生物学机制,以推出一套可复制推广的施肥方案。”小院学生于天祥表示。

三亚优旗榴莲科技小院的首批2000吨榴莲鲜果将于7月底上市。“尽管产量与国内的榴莲消费需求尚有较大差距,但我们有信心通过不断的技术探索,让国人都能吃上国产树上自然成熟的榴莲”。于天祥表示。

如果说三亚优旗榴莲科技小院在探索将海外特产本土化,那么北京通州蔬菜科技小院和山西蒲县水果科技小院则是尝试放大当地产业优势,提升“土特产”的经济价值。

北京永乐店镇西槐庄村自明清时期便有种萝卜的传统,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当地出产的萝卜品质一般,再加上产品单一等原因,西槐庄村长期以来收入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强。2020年,北京通州蔬菜科技小院的学生进驻村中,通过选育、改种新品种,引入水肥一体化设备、病虫害防控等绿色生产技术,培育出的“冰淇淋萝卜”脆甜多汁,深受消费者喜爱,再次擦亮了西槐庄村的萝卜产业招牌。

助力农研成果端上毕业晚宴

续写科技小院创业故事

在当日的农研成果大集展后,科技小院版的“中餐厅”空降中国农大校园。在拼多多的支持下,学校以各科技小院的成果为食材,精心准备了一场毕业晚宴:玉露鸭腿煲莲藕汤、果蔬斑节虾沙拉、黑椒蒜蓉牛肉法棍、干烧竹节虾、豉油罗马生菜咔啦虾、芝士焗榴莲、羊奶椰子布丁……好食谱与好食材相得益彰,精良的烹饪更为小院学子们的成果锦上添花。

每一道菜肴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故事。被羊驼吐口水,深夜捉虫做实验,做试验的榴莲被误摘……同学们的驻村经历比论文更动人。

在晚宴上,云南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的毕业生杨静分享了小院毕业后的创业历程,她大胆地放弃了稳定工作,回到科技小院,只为打通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杨静表示,在她创业的过程中,拼多多给予其很多支持,“数商兴农科技小院既提供了一个创新创业的学习平台,也为我们搭建了产品销售渠道,让优质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今年4月25日,由拼多多支持,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联合建设的数商兴农科技小院在大理古生村正式揭牌,这是全国首个聚焦“数字商业+新农人培养”的科技小院。目前,该科技小院已落地1个养分智慧管控平台项目、支持了7个农业高质量科研课题、协助20多个科技小院的优质农产品“触网”。

为促进农研成果交流,为小院学子提供切磋兴农本领、共享乡村产学研成果的舞台,自2021年起,拼多多连续支持全国科技小院大赛,仅两届科技小院大赛就带动约1500名农学研究生,传递乡村振兴的区域经验。第三届科技小院大赛已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选拔。

“如果说小院学子们是默默耕耘在中国乡村最深处的星星之火,我们则想成为吹旺这星火的东风,拼多多接下来将继续赋能农业生产、销售、运营的全产业链,继续携手小院师生,让中国乡村变得更好。” 拼多多相关负责人王鲁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