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汪株燚)近期,被誉为“杭州六小龙”之一的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投后估值突破百亿元人民币。今年以来,机器人赛道玩家争相被资本押注,“硅基生命”大军密集走向台前,排队叩响IPO大门。
据悉,宇树科技C轮融资自去年底开启,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阿里、蚂蚁和吉利资本共同领投,大部分老股东跟投。乘着AI巨浪,蛇年春晚“一炮而红”的宇树科技,在成立不到9年的时间里,已完成9轮融资,跻身为国内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现象级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宇树科技于5月底完成了公司性质变更,从“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此举被市场普遍解读为其上市计划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宇树科技并非孤例,其背后是整个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密集的上市窗口期。今年以来,多家机器人公司争相叩响资本市场大门。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斯坦德机器人、极智嘉、云迹科技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已递交招股书或通过聆讯,机器人行业IPO大军持续扩容。
行业“热闹”的,不只是机器人玩家,更有诸多科技大厂加持。腾讯、阿里、蚂蚁、美团等头部企业纷纷在机器人及具身智能领域加码布局。以蚂蚁集团为例,除参与宇树本轮融资外,近期还投资了具身智能平台“灵心巧手”等。
机器人行业火热,正是源自于DeepSeek、ChatGPT等大模型技术浪潮向物理世界的强力延伸。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人形机器人被视为AI能力在物理世界中落地的关键载体。宇树科技等头部企业的崛起,正是乘上了这波“AI+机器人”融合的东风。不过,随着行业估值被快速推高,投资机构承担的成本和风险也在上升。
对普通用户更关心的家庭人形机器人,业内普遍认为其真正进入家庭至少需要5年甚至10年的时间。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也坦言,人形机器人将率先在工业及商用场景落地,未来一到两年机器人有望实现整理房间、端送物品等商用和家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