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木相和 生生不息

商报小记者走进千年舟“六木两馆”

2025-05-21

商报讯(记者 夏莹)“木”字加一笔有几种写法?

如果你走进千年舟集团,你会看到“本、术、未、末、禾”,加上“木”,构成了千年舟集团的六木文化。

上周六,商报小记者走进千年舟“六木两馆”——木本馆和末禾社。在木本馆聆听木文化故事,人类取木用木,依托木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科技创新使木焕发新生;在末禾社与千年舟集团吉祥物舟宝馆长一同感受木与文化的融合。

小记者投稿

探秘千年舟木,邂逅东方美学

走进末禾社,我就被它独特的设计所吸引。馆内的五大空间名称充满了浓厚的国学韵味,皆取自传统国学资源与古代科技产物——“舟、尺、卯、数、乐”。

我最喜欢的是充满创意的儿童游戏空间,木质船舱仿佛让我置身于古代的木舟之上,扬帆起航;木颗粒泳池是一个充满童趣的天地,我和小伙伴们在里面尽情嬉戏,感受着木头带来的别样乐趣。专业木工教室和消防教室则充满了知识的气息,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学习木工技艺,还能了解到与木材相关的安全知识。

接下来,我们又踏入了神秘的木本馆。一进门,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进入了木与人类文明交融的奇妙世界。从远古时期人类用木头搭建简陋的居所,到如今利用木材构建低碳绿色的未来,一件件展品、一幅幅图片,生动地展现了人类与木之间的羁绊。

我看到了古代精美的木质器具,它们历经岁月洗礼,依然散发着古朴而典雅的气息;也了解到现代科技如何让木材在环保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次小记者活动,让我领略到了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也深入了解到木文化的博大精深。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探索之旅。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王锦瑄

匠心之旅

这周的小记者活动,带我踏入了充满木香的展厅。形态各异的木制品中,最令我着迷的是那些精巧的木头小房子。

这些小房子造型多样,有的是童话里尖顶的木屋,屋檐下雕刻着精致的花纹;有的是江南风格的白墙黛瓦民居,连窗棂的镂空图案都栩栩如生。凑近细看,每一块木板都拼接得严丝合缝,屋顶的瓦片竟是薄木片层层叠制而成,细腻的木纹仿佛为小房子赋予了生命。

在了解木头演变过程时,我才知道这些小房子背后的不易。树木从山林中被合理采伐后,要经过去皮、干燥、切割等多道工序,工匠们再用精湛技艺将木材雕琢、拼接。那些小房子上的雕花,更是需要匠人专注雕刻许久。

这场旅程让我懂得,每一件木制品都是自然与匠心的礼物,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刘若妍

木头里的千年智慧

从钻木取火到精巧的木构件,从木牍到便利的算盘,我们的文明一直和木头息息相关。这周六,我们跟着老师来到千年舟木文化体验空间,一起探寻古人关于木头的智慧。

一进末禾社的大门,老师就给我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以前有一个叫郭橐驼的人,他种的树又高又大,特别受人欢迎,有人问他种树的秘诀,他回答只要顺应树的本性,自然就能够长好了。听完我不禁更期待今天的参观了。

穿过层层叠叠像年轮一样的门廊,迎面便立着鲁班尺。尺上不仅有刻度,还有不同的福祸,有吉祥的贵人星、吉金星,也有灾祸的病土星、孤独星等。古人在建造的时候都会选取代表吉祥的尺寸,就像现在大家都喜欢6和8一样,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盯着尺子上的“天财星”想:我的书桌是不是应该选这个尺寸的?

依依不舍地出了末禾社,没想到木本馆的惊喜更多!我们在影厅看了大树的传说,又被人类进化过程的动画迷了眼。最有意思的还是象形字,那是一个个字组成的画面。屋墙上开合的是“门”,地上堆着的是“柴”,“火”上烤得滋滋冒油的是“肉”,竹篮里蜷成团的人是“婴”。原来古人的生活,真的离不开木头!

躺在末禾社的木沙池里,耳边是木头碰撞的哗哗声,我忽然懂了郭橐驼的话,不是“改造”木头,而是读懂木头的语言。沉默的木头里,藏着比文字更深远的智慧。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刘夏天

木头王国大冒险

今天,我们商报小记者“闯”进了一个有趣的“木头王国”——千年舟木文化体验空间。一跨进大门,就有好多木头跟我们打招呼啦。有的木头高高壮壮,像巨人树爷爷;有的小小的,跟我的铅笔盒一样可爱。

“木头王国”里全是和木头有关的宝贝。在这儿,我认识了一位“尺子先生”,名叫“鲁班尺”。老师说它是古代造房子用的“神奇说明书”,我悄悄想:要是没有这把尺子,古代的房子会不会像我搭的积木那样,歪歪扭扭、摇摇晃晃?说不定风一吹就倒啦!

最好玩的是那个大鼓!我鼓足力气,“咚——”的一声敲下去,爸爸吓得赶紧捂住耳朵,眼睛瞪得圆圆的,像小灯笼一样!我又“咚咚咚”敲了好几下,感觉地板都在跟着节奏跳舞,就像天上的雷声般“轰隆隆”的。

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把鲁班尺,戴着小小的工程师帽,正在帮小兔子盖蘑菇房子,帮小松鼠搭树屋。说不定明天醒来,我的枕头底下就会出现一块神奇的木头,带我去更多好玩的地方冒险呢!

商报小记者(文龙巷小学)赵乐昕

一次奇妙之旅

周末,我来到千年舟木文化体验中心,看到一个放满各种木制工艺品的房间,我不由得仔细看起来,走着走着,来到了一片大森林。太神奇了,这是什么地方?好奇心让我停不下脚步,我回头看了看,继续往前走……

当我走出森林,看到这里的人们都拄木而行,身穿各种树叶制成的衣服。难道我来到了远古时代?那我可要好好看看了。他们看到我都围上来,问我从哪里来。我告诉他们从森林的那边来,他们也不在意,就和我玩起来。我捡了很多树叶,用麻绳一片片串起来,给自己做了一件漂亮的树叶裙,他们一看都啧啧称赞,也学我做起来。

我和他们一起到山上摘野果,到河里捉小鱼,想要吃烤鱼,得钻木取火。我找来两根木头,在其中一根上面挖个口,用尽全力,钻啊钻啊,终于成功了,有了火,可以做香喷喷的烤鱼了。

填饱肚子想休息一下,我看了看四周,却没发现一幢房子。他们住在哪里呢?有人示意我看树上,在茂密的树叶间,一个个树屋真有趣。我也要造一个,说干就干,可也真不好干。我砍下一棵棵小树,用石头切呀磋呀琢呀磨呀,在原始人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日落之前把树屋建成了。大功告成,晚上可以安然入眠了。

第二天我想到山的那一边看看,可这里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到处都是河流。我要帮原始人朋友们渡过河,我带他们来到河边,把一片树叶放到水里,让他们观察。我告诉他们,要造一种像树叶一样能在水上漂的工具,他们都很兴奋。我们找来一棵大树,把大树中间挖空,再找来两根木棍做船桨,一条独木舟就完成了。我们划着它出发,一路上欣赏着各种美景,天空有很多鸟在飞,陆地上有很多小动物在奔跑,水里有很多小鱼欢快地游。

山的这一边有更多的野果和小动物,我们满载而归。可是光吃野果和烤鱼烤肉,我可吃不消,我想吃米饭和面条,这些食物名字他们可是闻所未闻。我就在山上找呀找呀,找到了像水稻和小麦样子的植物,告诉他们,把种子采集起来,种到田里,可以收获更多的粮食。

看到太阳快下山了,我忽然想起来明天我还要上学,我也想念我的爸爸妈妈了。我告诉原始人朋友我要回家了,我和他们依依告别,找到那片深林,按来时的路往回走,走着走着,森林消失了,我又回到了那个房间,妈妈正在找我呢。我跑过去告诉妈妈我的奇妙经历,妈妈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话音刚落,她又惊呼起来:“你怎么穿着树叶裙子……”

商报小记者(长阳小学)王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