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赴港IPO

“A+H”股上市企业再添一员 “中国药王”有望登陆港股

2025-05-15

商报讯(记者 苗露)当前,A股企业掀起一波港股上市潮,美的、顺丰控股、宁德时代等多家企业港股IPO的消息足够振奋人心。在这个时间点,A股“药王”恒瑞医药也于近日正式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最快将于本月启动港股IPO路演,预计募资规模20亿美元(约145亿元人民币),有望成为继药明康德、百济神州、荣昌生物后又一家“A+H”股上市的医药巨头。

关于此次赴港上市的资金用途,恒瑞医药此前披露,所得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并开拓新的融资渠道,用于研发创新、产品商业化及公司运营等。

老牌医药企业筹备赴港IPO

公开资料显示,恒瑞医药成立于1970年。作为一家专注研发、生产及推广高品质药物的创新型国际化制药企业,产品覆盖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目前在全球设立了14个研发中心。

同时,恒瑞医药建立了成熟的PROTAC、肽类、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多特异性抗体、ADC及放射性配体疗法等技术平台,初步建成新分子模式平台,并不断开拓AI药物研发等平台。已在国内获批上市19款新分子实体药物(1类创新药)和4款其他创新药(2类新药),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中,并在国内外开展了约400项临床试验。2024年报中披露了未来三年预计获批上市的47项创新成果,包括HER2 ADC、GLP-1药物等重磅产品。其创新药研发已形成了上市一批、临床一批、开发一批的良性循环。

在过去不到半年的时间,恒瑞医药赴港上市的进程不断推进。

2024年12月9日,恒瑞医药宣布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2025年1月6日,恒瑞医药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花旗及华泰国际。4月28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正式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获准发行不超过8.1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2000年,恒瑞医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若此次港股成功上市,将是恒瑞医药继A股IPO后首次对外股权融资,“A+H”双重上市主体也被视为其国际化战略的步骤。

从当下的医药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海外市场具有更大的行业发展空间,国际化是国内药企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从战略布局来看,近年来,恒瑞医药提出“创新+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将国际化放在了重要地位。

年营收超279.85亿元

业绩层面,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恒瑞医药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9.85亿元,同比增22.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增47.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61.78亿元,同比增49.18%,营收、净利均创新高。

2025年一季报显示,恒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2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长36.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8.63亿元,同比增长29.35%。

报告期内,公司两款1 类创新药(富马酸泰吉利定、夫那奇珠单抗)获批上市,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在中国获批上市 17 款新分子实体药物(1 类创新药)、4 款其他创新药(2 类新药)。

研发上,恒瑞医药自2011年至今累计研发投入达460亿元。对于H股融资的用途,恒瑞医药称,将用于公司的研发计划,在中国和海外市场建设新生产和研发设施及扩大或升级公司在中国的现有生产设施,以及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行业人士分析认为,此次境外上市将是恒瑞医药加快出海的催化剂。相对而言,港股公司将更容易得到国际投资机构的研究覆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未覆盖A股的海外投资者,有效优化国际品牌形象,提高国际知名度,方便与国际机构建立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还能增强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有助于其全方位推进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