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小记者和大大的大自然

清洁一座山,守护一座城

2025-05-15

扫描二维码,加入商报小记者实践营,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商报记者 徐敏月

“垃圾分类指的是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生活垃圾有‘三化’管理原则,即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一次性的干电池已经达到了环保要求,使用完后是作为其他垃圾处理的。而小小的纽扣电池千万要注意,别看小小的一颗,如果扔到土壤里,会对土壤造成极大的危害,必须作为有害垃圾处理……”在小记者们一路清理了从美女山上山口到山顶“西子为邻”亭的垃圾后,环保公益导师徐逸轩给小记者们上了一堂有关垃圾分类的课程。

“清山行动”作为商报小记者实践营的精品活动,已经带领近千名小记者清理过西湖周边的多座山峰、多条山路。从南高峰到老和山,从乌石峰到美女山,从吴山到九曜山……在一座座山的清洁中,是小记者们为守护家乡这座城而承担的责任与付出的努力。

小记者投稿

从“清山”到“清心”

上周六下午,妈妈带我去美女山参加“清山行动”。什么是清山呢?原来就是一边爬山一边捡垃圾,让山变得更干净、更美丽。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一手拿着垃圾袋,一手拿着垃圾夹就上山了。一路上,我看到垃圾就将它们夹起放到垃圾袋里。妈妈夸我眼睛亮,连别人没看到的垃圾我都能看见!平时爬山我会觉得很累,但是这次一边爬山一边捡垃圾,我竟然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很开心!很快我们就到山顶了,我看着手里满满一袋垃圾,觉得很有成就感,因为我让美女山的环境变得更美了!

在山顶的亭子里,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环保课。我知道了原来垃圾分类指的是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同时,还知道了环保的三大原则: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真是收获多多呀!

参加这次清山行动,我成为了一名环保志愿者!我将以此为起点,继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小小之力。

商报小记者(长青小学)李虞哲

美女山的清山行动

生活在杭州这么多年,爬过几次山,我还是第一次来美女山,也是头一回参加“清山行动”。美女山里有美女吗?清山是怎样清扫大山?带着这些问题,我和商报小记者们一起出发了。

带队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臂章、一个垃圾袋和一个夹子,一起上山清理垃圾。天气很好,风景很美,山路掩映在绿林中,斑驳的阳光透过树梢落在身上,还有徐徐的微风吹拂,可是我们一路上忙着拾垃圾,也顾不上欣赏这么美的风景了。

沿着山路走,因为是周末,爬山的人很多,但一路很少看到垃圾,大家的环保意识都不错。偶尔看到有些塑料瓶和果皮,我就夹起来装进垃圾袋。来到半山腰时,有一个平台,休息的人多,我看到有些垃圾,我们几个小记者一起去拾垃圾,没几分钟就干净了。

两个小时的徒步很快就结束了,虽然这个下午的户外活动有点累,但是我们都觉得这样的公益活动很有意义。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我们都为美丽杭州出了一分力!

商报小记者(文津小学)童立文

没有垃圾的风景更美丽

海拔仅有100多米的美女山很美。站在山顶,一边可以俯瞰西湖,另一边可以看到被现代化城市所包围的“珍珠”——西溪湿地。然而这么美的山上,却有各种各样的垃圾,会给环境带来不良影响。比如塑料瓶需要200年才能降解,而且还会影响土壤酸性;零食袋和塑料瓶一样,都是塑料制品,也会影响土地。最常见的是餐巾纸,如果有人不小心点着了餐巾纸,会有引发森林火灾的风险。

在山顶,老师还给我们带来了一节环保小课堂,回答对问题还可以获得环保小达人勋章。最后老师给我们发了手册,有两种可以选择,一种是科普手册,一种是环保手册。我选择了科普手册,里面记载着一些可以回收的垃圾、制造一吨纸需要几吨树、海洋垃圾对地球产生的破坏等知识点,让我获益匪浅。

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我们收集了山路上的垃圾,减少了土地污染,保护了环境,还学到了很多环保知识。

商报小记者(秀水小学)高汤禹

特别的勋章

一到山脚,老师就给我们发了工具——夹子和垃圾袋。拿好工具我们就出发了,一边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向上,一边寻找被遗落的垃圾。

刚开始,我发现路边垃圾不是很多,可越往前走,路边垃圾越来越多。四处还不时传来小伙伴的声音:“我捡到烟头了!”“我捡到桔子皮了!”“我捡到零食包装袋了!”一路捡到山顶,我和小伙伴们的垃圾袋都装得满满当当。垃圾袋里收集的“宝藏”,成了我们最特别的“登山勋章”。

到了山顶后,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环保知识,比如垃圾分类为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我们现在用的一次性筷子都是竹子做成,而竹子是生长迅速的草本植物;我们现在用的一次性干电池不是有害垃圾,而是其他垃圾……

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参与,只有大家都行动起来,才能让山更青水更绿。

商报小记者(丁兰三小)郭诺依

“清山”行动,从我做起

上周六下午,我和爸爸妈妈来到美女山上山口,参加商报小记者实践营组织的“清山”行动。

分发工具结束,我带上钳子,妈妈拿着垃圾袋,爸爸负责拎包,我们一家就开始爬山啦。

开始的路线很平坦,走起来很轻松,一路上的垃圾不算多。爸爸妈妈会跟我一起到处仔细看,一发现垃圾,他们就喊我过去赶紧捡起来。我呢,就跟发现了大宝贝似的,赶紧把垃圾夹起来丢进垃圾袋。有的垃圾比如塑料、纸质产品等,已经被泥土埋得挺深,不太好夹,妈妈说这些垃圾不会降解,最好是捡起来。我就用钳子把枯叶泥土拨开,再夹起来。

走着走着,就全是台阶路了,走起来感觉吃力多了,爸爸妈妈一直鼓励我。很快,我们看到了一座凉亭,上面写着“西子为邻”,没想到终点这么快就到达了。这里视野宽阔,一边是西湖全貌,另一边是西溪湿地全貌及远处的山,风光秀丽,凉风习习,爬山的疲惫感立马烟消云散。在凉亭里,徐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各种垃圾分类小知识,我郑重地写下了环保宣言。

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不仅爬山锻炼了身体,欣赏到了美景,还增长了知识。往后我会时刻提醒自己:垃圾分类从我做起!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商报小记者(长寿桥岳帅小学)陈远清

小小志愿者

心中怀揣着一份特别的使命——“清山行动”志愿者,我踏上了美女山,并沿途拾捡那些被遗忘的垃圾,为环保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当我戴上“志愿者”红袖标,拿起塑料夹子和垃圾袋时,这场“绿色行动”正式开始了。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我一路搜寻,发现了藏在砖缝里发霉的烟头,躲在树叶下腐烂的桔子皮,在草丛中偷窥的餐巾纸……这些顽固的垃圾好像是在躲猫猫。而我用我的“火眼金睛”把它们一一揪了出来,装进了我的垃圾袋里。到山顶时,我的垃圾袋像个吃饱后的胖娃娃,腆着圆滚滚的肚皮。

最后,老师还跟我们讲了一些垃圾分类知识,比如:我们的矿泉水瓶是1号塑料;吃完的扇贝壳是厨余垃圾;干电池是其他垃圾,但充电电池和纽扣电池是有害垃圾……

日暮时分,褪下被晒得滚烫的红袖标,看着塞满五颜六色垃圾袋的移动垃圾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秀丽的美女山,也有我的一分努力。

商报小记者(丁兰三小)郭诺昕

小小“清山”行动,大大社会责任

分到夹子和垃圾袋,清山行动就开始了。我边走边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好几个小瓶盖。接着我看到了一条大的废弃塑料管,有好几片裸露的小管子,我问老师废弃水管算不算垃圾,老师告诉我,废弃水管是塑料当然也算垃圾。

到了山顶,老师分享了一堂垃圾分类课。我了解到垃圾分类主要四个部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为啥要垃圾分类?因为可以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比如矿泉水瓶子回收后就不再是垃圾了,因为它进入回收机构可以制成新的原料,制造新的产品,这样就资源化了。我还了解到现在“普通一次性干电池”不属于有害垃圾了,属于其他垃圾,因为已经达到环保等级了,但纽扣电池、反复充电的电池、手机电板都是有害垃圾。

践行环保其实不用大张旗鼓,像我们这样爬个山捡垃圾就是有意义的。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让环境有一点小变化,就很美好了。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李瑾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