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苗露)尽管开年以来遭遇资金净流出,但在4月7日中央汇金等机构强力增持后,今年前四个月ETF净申购额依然高达1700亿元。从权益类ETF产品情况看,今年以来新成立的ETF及ETF联接基金数量超过160只,发行规模近千亿元。两者叠加,今年以来约2700亿元资金借道ETF入市,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力量。
在强势吸金的ETF类型中,宽基ETF成为吸金主力。具体来看,华夏沪深300ETF净申购额为337.29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申购额为249.38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净申购额为205.39亿元。此外,嘉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南方中证500ETF、南方中证1000ETF等净申购额也均在80亿元以上。
除了核心宽基ETF,部分行业主题ETF也吸引大量资金涌入。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净申购额为95.83亿元,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净申购额也超过70亿元。此外,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30ETF等港股主题ETF净申购额均在百亿元以上。
在资金持续涌入背景下,多只ETF份额创历史新高。截至4月30日,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份额为142.99亿份,创历史新高。此外,易方达科创综指ETF、国泰上证国有企业红利ETF等份额均创历史新高。
除了既有ETF强势吸金以外,大量权益类ETF新产品密集成立,也持续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今年以来,共有167只ETF及ETF联接基金成立,发行规模为974.33亿元。尤其4月7日以来,ETF发行节奏明显加快。
此外,ETF已成为资金入市的重要工具。从ETF持有人结构来看,据长江证券测算,国资机构和保险机构的ETF持有规模领先,其中,国资机构偏好配置上证180、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等传统宽基指数;保险机构偏好中证800、中证2000、中证1000、中证500等具备一定成长性的宽基指数。而外资机构、证券机构和私募基金的参与度不断提升,成为近年来的重要增量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