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黄诗睿)近日,喜马拉雅上线视频播客《行走的思考》,邀请《故事FM》主播爱哲走进6位普通人的生活;B站也开始拥抱视频播客,《无聊斋》《忽左忽右》等老牌播客节目开始在B站同步更新视频……随着多家平台陆续布局视频播客,这个在国外风靡已久的播客形式,或将在国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记者了解到,除了将老牌播客节目视频化外,B站还在尝试自制视频播客,3月26日,其上线了自制视频播客节目《一麦三连》,第一期邀请到了罗翔、刘擎和毛尖这三位顶流UP主齐聚录音间,每人面前放一支收音麦克风,在昏黄灯光的笼罩下围坐对谈。截至昨日,这期视频播放量已超155万,点开评论区也能看到“高质量的长视频很容易让人进入状态”“好喜欢这样的聊天”等好评。
而喜马拉雅推出的《行走的思考》,主要是从主播的视角出发,用音频和视频两种形式记录6位普通人的故事。目前,《行走的思考》已上线19集节目,其中有12集为视频播客,总播放量超549万。
早在2023年,国内就掀起过一阵播客视频化热潮。彼时,优酷与《无聊斋》共同推出一档视频播客节目——《好好聊聊》,并对外宣称这是“全网首档视频化播客节目”。不过,在节目形式上,和现在的视频播客不同的是,当时《好好聊聊》只是为音频节目《无聊斋》多了一层视频的记录。
那么,什么是视频播客,与其他长视频或短视频的区别是什么?事实上,业内对此还没有非常明确的表述,关于视频播客的定义众说纷纭。
《给女孩的商业第一课》主播斯斯认为,视频播客本质仍是视频,理应适应平台规则,得有爆点。但在《故事FM》主播爱哲看来,一档视频播客应该脱离目前视频“短平快”的主流逻辑,内容生产方需要掌握更多主导权,用好的内容支撑视频播客,进而改变用户的内容偏好和平台规则。由此可见,视频播客或许是一种在内容形式上各取所长的尝试——声音的亲密感叠加画面的表现力,既保留了播客的深度,又迎合短视频时代用户的消费习惯。
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视频播客类型,主要就是以访谈为主的《一麦三连》和以记录为主的《行走的思考》,除此之外,就是以连麦形式和动漫形式等制作的视频播客。一位视频创作者子奇告诉记者,“目前播客处于‘小众’层面,视频播客的兴起或为其带来圈层突破,还可能产生一些新的商业案例,从这个层面来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