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撕掉的奖状

2025-05-05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附属学校 化红丹

“老师,我才不给她颁发奖状,她不配!”小李眼泪汪汪地对我说,说着便狠狠地把桌上的奖状撕掉了。

这张奖状原是五年级家长会上,孩子们精心给家长们准备的礼物,小李花了整整两节课的时间才画好,视若珍宝,满心期待给妈妈的惊喜,而现在它变成了碎纸片。他告诉我:“就因为我昨天没有叠好被子,妈妈就骂了我,还说不来参加今天晚上的家长会,她不配做我的妈妈!”

看到那被撕碎的奖状,我的心中五味杂陈,这撕碎的不只是一份礼物,更是一个孩子对妈妈的爱啊!如果不及时干预,势必会影响到小李的身心健康和接下来的学习状况。

家长会当晚,小李的妈妈早早就来到了教室,家长会上,我重点与家长分享了五年级孩子的成长特点与沟通方法。小李的妈妈听得尤其认真,手不停地记录着。

家长会后,我把小李的妈妈留了下来。拿出了被撕碎的奖状,给她讲述了早上发生的事情。小李妈妈眼中泛着泪光,哽咽地说:“老师,我真的不知该怎么办好。有时我也很想和他好好说,但是说着说着就崩了。他总是有逆反情绪,总是不听话……”小李妈妈的话像连珠炮似地袭来。

我语重心长地和她说:“十一二岁的孩子已经常常显现出青春期的端倪,开始变得执拗,不听话,独立意识增强,但他们渴望被关注、认可。我们是第一次做家长,需要学习的有很多,当我们觉得困惑无助时,不妨看下专业书籍或寻求专业人士……”

临走前,我给她布置了一个任务:选择一个周末,和儿子进行角色互换,和孩子一起制定详细的互换日程表,确保双方都能充分体验对方的生活。在互换过程中,各自记录下遇到的问题和感受,晚上一起讨论并分享心得。并根据互换体验的结果,共同商讨并制定新的家庭规则,使双方都感到公平合理。

至于被撕掉的奖状,小李妈妈已经把它粘好,并精美地装裱起来挂在了她的床头。

第二周,我布置了一篇“我与妈妈的故事”的作文。小李文中的话让我眼前一亮:“母爱的表达方式可以有几种?我想它至少有两种……”“一天的角色互换,让我体会到妈妈才是那个最辛苦的人,而我以前却没发现……”

一个月后,恰逢元旦年级包汤圆活动,小李代表我们班出战,我第一时间联系了小李妈妈,这是让亲子关系升温的绝佳机会。当天母子合作默契,最终获得了一等奖。

活动结束后,小李妈妈从包里掏出了一张奖状,这是她亲手给儿子画的,奖状上面写着:“我的宝贝儿子,之前妈妈对你要求太过苛刻了,没考虑到你的感受,其实你很优秀,你能主动帮妈妈分担家务活,回到家总是可以看到鞋架上细心摆好的鞋子;就连妈妈的牙膏也被偷偷地挤好……感谢你对妈妈的理解和包容,你永远是妈妈最棒的儿子,妈妈永远爱你!特发此证,以资鼓励!”

当小李收到奖状,有点难为情,但是嘴角已经乐开了花。

点评

案例探讨了代际沟通的普遍困境与破局之道。班主任介入策略体现出三重智慧:一是创伤转化智慧,敏锐捕捉到“撕奖状”背后的情感呼救,将破坏性事件转化为教育契机,避免简单说教造成二次伤害;二是体验重构智慧,通过“母子身份互换”的沉浸式体验,打破传统教育中单向度的沟通壁垒,裱框奖状的意象留存更创造了持续强化的情绪锚点;三是专业支持智慧,谈话中既有心理发展理论支撑,又提供可操作的家庭作业,展现“理论指导+实践路径”的复合型教育者专业素养。案例还很好地提供了亲子对话“双向成长型”沟通的范式及路径。(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附属学校校长 陆夏君)

商报记者 夏莹 严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