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073亿元
商报讯(记者 徐菁菁 通讯员 李叶彩 方志)在全球经济格局复杂多变的背景下,2025年一季度经济“成绩”成为各界关注焦点。这份“成绩单”不仅反映了过去一段时间杭州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更释放出诸多影响未来经济走势的关键信号。
昨天,杭州市统计局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杭州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571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上年一季度分别加快0.5和0.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3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29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371亿元,增长5%。“总的来看,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全市经济运行平稳起步、回升向好,实现良好开局。”杭州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优势行业支撑有力 新动能行业发展向好
随着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出炉,可以看到,杭州工业领域呈现 “传统产业稳底盘、新兴产业挑大梁” 的强劲态势。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与新能源产业成为双轮驱动的增长极,高技术制造业更是展现出“硬核”爆发力。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3亿元,同比增长7%,比上年全年加快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9%、16.5%和8.7%。分产业看,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9.4%和11.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0、2.4和4.6个百分点。分产品看,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27.4%,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62.7%,集成电路产量增长34.3%。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杭州数字经济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高技术服务业保持稳定增长,成为推动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4371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4.5%,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5.9%。1-2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不含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开发业)营业收入3308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比增长11.1%。
当前,杭州正以数字经济为“先手棋”,以新能源产业为“新赛道”,推动工业经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随着之江实验室智能计算研究院等重大平台的加速落地,这座“数字经济第一城”正向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大步迈进,高技术制造业的爆发式增长,正是杭州产业升级最生动的注脚。
消费市场繁荣向好 以旧换新拉动明显
2025年第一季度,杭州市场销售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改善态势,在各项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下,消费市场活力逐步释放,从消费数据来看,成绩颇为亮眼,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5亿元,同比增长6.3%,比上年全年加快3.5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1737亿元,增长7.8%;餐饮收入338亿元,下降0.8%。以旧换新促消费政策效应持续显现,限额以上商品中,汽车类零售额298亿元,增长16.8%,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69.6%;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34.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48.1%。基本生活用品消费保持平稳,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6.7%,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8%。
此外,在民生领域,消费价格保持平稳,物价水平基本稳定。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6%。分类别看,衣着、居住、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3%、0.4%和7.4%;食品烟酒、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类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2%、1.1%、3.6%、0.1%和0.4%。3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6%,环比下降0.3%。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收窄。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22 元,同比增长4.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72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13元,增长4.9%,高于城镇居民收入0.8个百分点。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先进制造业向新前行
今年初,杭州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大力推进投资项目建设,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2月8日,杭州召开2025 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共有27个项目参与此次省市集中开工活动,总投资达29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1.4亿元,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的热潮,持续为城市发展增添动力。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4%,比上年全年加快3.3个百分点。项目投资增长5.7%,项目民间投资增长3.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7%。
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升级的方向,也是杭州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今年以来,杭州市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通过精准供需对接、强化产业链协同、加速重点项目落地等举措,推动先进制造业持续向好发展。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4.6%,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2.9%,主要制造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8.6%、45.2%和30.1%。
一季度,杭州在农业领域亦展现出了坚实的稳定性与蓬勃的发展活力,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业发展新画卷。其中,特色农产品增势尤为突出,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亿元,同比增长3.0%。分产业看,种植业、林业、渔业总产值分别增长3.9%、8.1%和3.4%,畜牧业总产值下降8.8%。从主要农产品看,蔬菜产量增长3.6%,特色农产品中,春茶、水果、中药材产量分别增长5.0%、7.0%和6.9%。
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占货物出口半数以上
“一带一路” 新兴市场合作成果丰硕
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一季度杭州外贸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韧性,实现较快增长,值得关注的是,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货物出口增长较快,促进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一季度,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2103亿元,同比增长10.8%,比上年全年加快4.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71亿元,增长18.7%,比上年全年加快7.2个百分点;进口633亿元,下降4.0%。机电产品出口697亿元,增长17.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20亿元,增长13.2%。民营企业货物出口1115亿元,增长19.3%,占货物出口的75.8%。
在市场布局方面,得益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杭州外贸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一季度,杭州对新兴市场加快拓展,贸易合作不断深化,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712亿元,增长23.7%,高于全部出口增速5个百分点,成为杭州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5.2% 的增速背后,是新动能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力的结果,是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的成效。这一成绩不仅为全年经济增长开了个好头,也彰显了杭州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杭州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季度,各项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全市经济稳中有进、开局良好,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大,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下阶段,需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提振市场消费,更大程度激发市场发展活力和科技创新动力,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推动经济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