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报记者 沈艳
四月,春和景明。当下,老底子杭城内的吴山脚下已是桃花灼灼的盛景,地处甘孜南部雅江两岸的高山杜鹃也在春风中摇曳生姿。此时,在雅砻江中游两岸,肉质细嫩的松茸悄然生长,而位于西子湖畔的吴山广场上,松茸酒已香气四溢。昔日,历史悠久的茶马古道上流转的精美唐卡,而今穿越崇山峻岭,来到古香古色的清河坊街区,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杭州市上城区、甘孜州雅江县,两处广袤大地虽千里之遥,但因消费帮扶而结缘,共同续写着新时代的山海情缘。今天下午,“遇上雅江”甘孜特色农产品馆(以下简称“遇上雅江”)将正式开业。届时,来自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的珍馐美味、热情欢快的甘孜歌舞以及象征着纯洁祝福的哈达……带大家瞬间穿越至雅江的繁华市集,领略城市与高原的奇妙邂逅。
苹果松茸齐聚杭城 非遗引领藏式风情
“‘遇上雅江’卖的产品是我去雅江原产地采购的,加工商也是我找的!”店主陈玲俐道出门店物美价廉的运营密码。实际上,“遇上雅江”的顺利推进,得益于杭州与雅江两地多部门的支持。因两地是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结对关系,才携手共同打造了“遇上雅江”品牌。而陈玲俐因长期从事乡村振兴领域,主导运营多家甘孜州消费帮扶门店,积累了丰富经验,才参与该项目。她将新开的门店打造成“遇上雅江”线下展示展销中心,推出“遇上雅江”系列产品,实施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三端用力”的全链条杭州消费帮扶模式,提升市场化帮销水平,打造消费帮扶的“上雅样板”。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清河坊街的“遇上雅江”,提前领略了一番浓郁的藏族风味。卡其色的门头与木质建筑相得益彰,室内五彩斑斓的经幡、古朴的木帘装饰营造出悠悠的藏式风情。门店汇集来自甘孜州的高原苹果、松茸等农特产及苹果汁、松茸竹筒饭、高原红酒等深加工产品。她推荐的高原苹果汁,甜而不腻,每一口都透着自然的纯粹与清新。
在陈玲俐看来“遇上雅江”不只是一家普通的特产店,更是一个展示雅江特色的窗口。为此,门店打造了一块藏式文创区,精心绘制的唐卡制成的车挂、藏式手串、唐卡画册、藏香等陈列别具一格。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唐卡手绘源自当地的非遗传人——着着,采用珍珠或绿松石磨成的颜料,画面颜色鲜艳,工艺精湛。她认为要全方位展示雅江,更要展示文化。“在藏区,唐卡寓意着美好的祝福!以它为代表的文创产品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她说,自己还致力于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
挫折中的“造血”升级 高原苹果成就甜蜜协作
“门店筹备了大半年,眼看着它从最初的构想到一步步落地,心里头百感交集!”陈玲俐说,帮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推动她前行的那份坚持,源于一个温暖的称呼——“苹果姐”。这一声称呼的背后,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四年前,来到甘孜州跨过折多山后,她发现这里高原苹果因昼夜温差大口感香甜,找回了“童年的味道!”然而,却目睹了当地果农因交通等原因导致苹果滞销,只能将其喂猪或埋土的无奈景象。那一刻,她坚定了要将这海拔3500米的苹果送到浙江,让市民品尝到来自雪山的美味的决心。
在乡城青德镇收购的200万斤苹果,因大小不均、品质问题和运输中40%磕碰率;在康定的30万斤苹果,因色差和运输碰撞导致的次果率以及丹巴苹果的口感和没有做好品控几乎仅卖出10%果子……种种问题,让陈玲俐交了高昂的“学费”。尽管如此,她依然感激政府在运输补贴等方面给予的扶持。通过这些遗憾,让她深知单纯的销售帮扶只是“输血”,一不留神还会让自己损失惨重,这不是长久之计。只有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造血”。 于是,她跳出“原产地直采”的单一模式,以工业化思维破解帮扶难题。正是这份坚持和努力,让她赢得了两地人民的喜爱与尊重,被称为“苹果姐”。
“当初我们构思‘遇上雅江’时,正好也看中‘苹果姐’既能克服高反,又在消费帮扶事业上做得雷厉风行的特点!”杭州援雅工作队相关负责人坦言,经过几番沟通,双方就共同推动了‘遇上雅江’整个项目。种种经历磨砺了陈玲俐,更为“遇上雅江”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如今,她做深做实苹果文章,精准对接加工企业,将苹果做成衍生品,如苹果汁、苹果醋饮、苹果酒……“虽然刚开始作研发苹果汁时因未考虑到氧化等问题,损失了十多万,但现在算是往好的方向发展!”她说,今年以订单前置的方式,提前跟原产地预订了约500万斤苹果,为当地带来1500多万元的收入。她透露,此次“遇上雅江”开业,还将上线新款苹果醋饮、苹果冻干。
“土特产”插上品牌翅膀 东西部协作探索消费帮扶新实践
雅江,一座依崖而建的城市,因雅砻江水穿城过而得名。滔滔江水,滋养了这方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而上城区则坐拥钱塘江19公里的黄金江岸线,尽显江南水乡的灵动与繁华。两地虽相隔万水千山,但都拥有独特的山水灵韵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在2021年,上城与雅江便结为对口支援的“亲家”,开启了跨越山海的协作之旅。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的蔬菜、水果、中藏药材,无公害特色畜禽、藏猪、藏鸡、牦牛养殖等创造了优越条件。尤其是,当地的金字招牌——松茸,年产量达500到1000吨,因此也有了“中国松茸之乡”之美誉。上城区雅江县结对后,上城凭借自身在金融、电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推动雅江县松茸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百余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梦想,也为雅江县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面对此次两地合作,陈玲俐充满了美好的期许。她坚信,凭借自己的努力与坚持,为雅江土特产赋予品牌的强大力量,让它们从深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她坚定地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做好精准对接,为品牌赋能,让土特产升级为品牌商品!”努力将“遇上雅江”模式不断复制推广。
“虽然雅江物产丰饶,但这三年鲜少在杭州见到知名度高、品牌影响力强的雅江特色。”杭州援雅工作队相关负责人如此陈述,他们想借助“遇上雅江”项目的落地,构建起“政府搭台+企业运营+农户参与”模式,让雅江特色美味走上杭州市民餐桌,从而树立其品牌形象。他们还希望通过“遇上雅江”品牌项目之力,推动更多产品实现品牌市场化进程。据悉,目前雅江县就松茸产业已与松鲜鲜达成深度合作,预计未来将为当地农户带来大幅增收。同时,也希望更多人通过“遇上雅江”注意和了解到雅江县的产业经济和文化魅力,助力更多当地特色“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