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拍摄的克什米尔地区斯利那加一处被损毁的房屋(法新社)。据参考消息微信公众号
●局势,不断升级
印控克什米尔发生针对游客枪击事件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帕哈尔加姆镇22日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至少25人丧生。据印度媒体报道,这是克什米尔地区近20年来遭遇的规模最大的恐袭事件。
印度方面宣称,已确认三名涉嫌参与袭击的嫌疑人,其中两人为巴基斯坦公民。
此次恐袭事发地帕哈尔加姆镇距离克什米尔地区的主要城市斯利那加约50公里,是当地热门旅游目的地。
据报道,22日下午2时许,一群身穿迷彩服的武装人员从景区附近的树林中蹿出,开始向景区游客进行无差别射击。该景区是一处山坡步道,只能步行或骑小马到达,游客无处躲藏,现场情况十分惨烈。
恐袭事件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关注。有媒体评论称,这是2000年以来,印度境内针对平民的最为致命的袭击。也有评论称,这是继2001年查谟和克什米尔邦议会大厦爆炸事件后,该地区规模最大的恐袭事件。
印巴双方相继宣布反制措施
巴基斯坦总理办公室24日发表声明说,印方就游客遭枪击事件宣布针对巴方的一系列措施极不负责任且缺乏法律依据,巴方将对印度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
巴总理办公室声明说,总理夏巴兹当天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巴国家安全委员会对事件中游客生命损失表示关切,表示巴方坚决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印方在缺乏任何可靠调查和可验证证据的情况下,试图将事件与巴方联系起来,是“轻率、缺乏理性和不合逻辑的”。
声明说,巴国家安全委员会决定关闭瓦格赫边境口岸,废除向印度公民发放的部分签证,宣布印度驻巴高级专员公署武官为“不受欢迎的人”,对印度航空公司关闭领空,暂停所有对印贸易。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方认定巴基斯坦与袭击有关联,于23日宣布一系列针对巴基斯坦的措施,包括暂停两国间一项重要水资源分配条约、关闭边境口岸、驱逐巴方人员等。
另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外交部24日表示,将于当日起暂停向巴基斯坦公民发放所有类型的签证,建议印度公民不要前往巴基斯坦。
巴印在克什米尔发生交火
巴基斯坦和印度官员25日说,两国士兵当天凌晨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交火,目前没有人员伤亡报告。
巴基斯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军方官员告诉新华社记者,巴印两军于当地时间25日1时30分至2时30分许发生间歇性交火,地点位于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杰赫勒姆谷地的两国实控线附近。
另据印度媒体25日报道,一名印度陆军官员说,巴基斯坦军队违反停火协议,从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两国实控线附近多个哨所开火,印度军队予以回击。
印媒称印巴在克什米尔再次交火
据印度媒体26日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25日晚在克什米尔地区再次发生交火。
印媒报道说,巴基斯坦军队25日晚向克什米尔印巴实控线沿线的印度军队哨所开火,印度军队立即回应。人员伤亡情况尚未确认。印度陆军消息人士称,此次小型武器交火由巴基斯坦方面发起,印方进行了“适当回击”。
巴基斯坦军方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2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否认了印度媒体的报道。他说,25日晚,巴方在克什米尔印巴实控线没有开火。
●表态,耐人寻味
莫迪:他们的邪恶计划永远不会得逞
据路透社22日报道,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后,美国总统特朗普22日表示,印度得到美国的全力支持。
报道称,印度总理莫迪中断了沙特阿拉伯之行返回国内,他批判这一“令人发指的行径”,并承诺将把罪魁祸首“绳之以法”。他在一份声明中强调:“他们的邪恶计划永远不会得逞。我们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坚定不移,而且只会越来越强。”
据印度外交部称,特朗普在与莫迪的电话交谈中向印度表示“全力支持”。
巴方:可能导致两国之间爆发“全面战争”
对于印方的指责,巴基斯坦国家安全委员会24日发布声明称,印度在缺乏任何可靠调查和可核实证据的情况下,试图将袭击与巴基斯坦联系起来,目的是转移民众注意力,逃避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管理失控的责任。
对于印度“断水”的行为,巴基斯坦方面25日表示,印度此举违反了国际法,并警告任何转移水源的企图都将被视为“战争行为”。
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沙夫卡特·阿里·汗说,水资源对巴基斯坦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是2.4亿人民的生命线,巴基斯坦将不惜一切代价保障水资源的供应。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25日再次否认印度方面的说法,并暗示印度借“假旗”行动“策划”了此次枪击事件。
阿西夫警告称,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枪击事件可能导致两国之间爆发“全面战争”,“世界应该对巴基斯坦和印度这两个‘拥核’国家可能爆发全面冲突感到‘担忧’。”
阿西夫称,巴方将根据印度行动作出回应,且回击是有分寸的,“如果发生全面攻击或类似事情,那么明显会爆发全面战争”。
阿西夫还警告,如果情况恶化,这场对抗可能导致悲剧性后果。
联合国:保持最大限度克制
当地时间24日,联合国方面呼吁印巴双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斯特凡纳·迪雅里克24日说:“我们强烈呼吁巴基斯坦政府和印度政府保持最大限度克制,确保局势和我们所看到的事态发展不会进一步恶化。”他说,所有问题都应通过有意义的接触和平解决。
另据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重申,以这种方式袭击平民“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接受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批判“卑鄙的恐怖袭击”。以色列外交部长萨尔谴责“针对游客的令人发指的恐怖袭击”。
●后果,非常可怕
围绕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多次爆发战争
克什米尔问题是因印巴分治而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根据印巴分治方案,印度大陆上的土邦在印巴分治后可选择加入新成立的印度或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人口多数为穆斯林,但土邦王公为印度教徒。
1947年10月26日,克什米尔地区王公宣布加入印度。印巴围绕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进行了长期的争夺,双方多次爆发战争,导致克什米尔地区局势一直动荡不安。
最近的一次印巴冲突发生在2019年。那次,也是印控克什米尔发生袭击,40余名印民兵身亡。印度勃然大怒,矛头也对准巴基斯坦,印度甚至出动战机对巴境内发动空袭。
这是1971年印巴战争后,印度首次入侵巴境内。
双方发生激战,印度战机被击落,一名印度飞行员被俘。最后,巴方展现姿态,送还了被俘的印度飞行员,战火逐渐平息。
印度宣布“掐断”巴水源受到广泛关注
在印度的打击措施中,印方要对巴“断水”受到广泛关注。
巴电力部、水资源部分别发表声明称,印度中止履行《印度河用水条约》的做法违背国际共识,是针对巴基斯坦的一场蓄谋已久的“水资源战争”。
《印度河用水条约》于1960年在世界银行的牵头下达成,谈判时间长达9年,由印度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和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签署,内容包括规定对印度河及其支流水资源的使用权。
根据条约,印度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东部3条河流的水源:拉维河、萨特莱杰河和比亚斯河,其中两条河流流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控制着被称为西部河流的印度河、杰纳布河和杰赫勒姆河,这3条河流流经印度控制区,但主要流经巴基斯坦境内。条约规定印度有义务让这些河流的水源自由流向巴基斯坦,供其“不受限制地使用”。
巴基斯坦是该条约的主要获益方,获得上述河流约80%的总水量。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河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河流。它源自中国西藏,流经克什米尔后穿过巴基斯坦,最终注入阿拉伯海。
据《黎明报》报道,《印度河用水条约》自1960年签订以来,印巴历经多次战争和冲突,均未影响该条约的存续。尤其是占据水域上游地区的印度,基本遵循了条约要求,确保了巴基斯坦获取发电、灌溉所需的水资源。
巴基斯坦会让这种极端情况发生吗
巴基斯坦全国大约70%的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都依赖这些河流,而农业是巴基斯坦经济和农村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突然中断水源供应,极可能对巴基斯坦的粮食生产、饮水安全以及经济稳定造成灾难性后果,对该国主要农业省份旁遮普省与信德省的打击更是首当其冲。
巴基斯坦已经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管理问题,例如地下水枯竭、农业用地盐碱化和蓄水能力有限。巴基斯坦水资源管理机构3月曾警告称,在旁遮普和信德省,当前作物生长季的最后阶段面临高达35%的用水缺口。
伊斯兰堡水资源治理政策分析师纳西尔·梅蒙表示,即将到来的雨季或给巴基斯坦带来风险,印度可能在未事先通知的情况下释放东部河流多余的河水,进而引发洪涝灾害。梅蒙认为,如果印度决定不公布季风和洪水时间等水文数据,这种不可预测性可能损害巴基斯坦小农户的利益。
《黎明报》引述专家分析指出,此次印度宣布暂停执行条约后,短期内可能通过旱季蓄水的方式阻碍巴基斯坦水力发电和农业灌溉的正常需求,长期则可能通过修建引水工程的方式分流巴基斯坦的水资源。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印度总理莫迪可能凭借“断水”在国内赢得支持,而国际社会可能只会将此次争端视为印巴长期冲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印度河用水条约》虽然历经多次战争和冲突仍未被中断,被视为印巴关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过去10年里,印度曾屡次威胁要对巴基斯坦“断水”。
2016年,在巴基斯坦武装分子袭击了位于克什米尔乌里镇的印度军事基地后,莫迪曾向有关官员表示,“血与水不能共流”。
2019年,在克什米尔发生自杀式爆炸事件并造成数十名印度安全部队人员死亡后,印度政府官员威胁要将东部河流的水流改道,使其不再流向巴基斯坦。
没有水,巴基斯坦饮用水都成问题,粮食危机、畜牧危机、社会危机将接踵而至。巴基斯坦会让这种极端情况发生吗?那意味着更激烈的冲突,甚至不排除兵戎相见。
(信息来源:新华社,环球时报,央视网、CCTV4、光明日报、环球网、环球杂志、澎湃新闻网微信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