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实习生 陈喆语 记者 吕文鹃)四月茶香氤氲,当Z世代遇见非遗,会与茶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个周六,由京东快递与每日商报联合发起的“这里有好茶”旗下活动之一“茶山寻访家”将在龙坞茶村举行。此次活动将迎来一群特别的来宾,来自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非遗社的学生们,将在现场带着大家体验创作,用非遗手作展现茶文化的魅力。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非遗社属于校级学生社团,以保护、传承、发展非遗技艺为宗旨。杭职院和西泠印社是战略合作伙伴,首个西泠学堂就开设在学校的浙乡非遗馆,多名国家级、省市级非遗传承人都是学校兼职教授,在校内开设有多个非遗大师工作室,开班授课已有10年,为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都提供了极好的资源和路径。
据学校非遗基地负责人、匠心非遗社指导老师柴祝平介绍,由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主持并联合全国10多所院校共建的国家级传统手工业(非遗)技艺传习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是学生入校后了解非遗的起点,目前已开设有48门课程,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用户数已超6万,覆盖了30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校内还设有非遗馆、非遗工坊、非遗大师工作室,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线上线下学习一项或几项非遗技艺。来校的留学生也都特别喜欢中国非遗,觉得在这儿不仅能学习到汉语和专业技能,还能研习中华传统文化和技艺,比如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等,受社团的同学邀请一起参加各类非遗活动和展演,更是收获了许多友谊。
匠心非遗社社长章慧祯说:“除了在校内学习之外,去年社团举办了近40场活动,比如7月前往温州瑞安东源村开展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访谈调研了8位国家级、省市级非遗传承人,举办新媒体直播、非遗展演等活动,还为当地木活字印刷传承提供了一套IP塑造方案,受到了不少媒体的关注,也收获了一些荣誉奖项。”
非遗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需要“匠心”的培育。学校依托非遗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的“一库一馆一基地一平台一学堂”,携手西泠印社、非遗传承人、名师名匠, 以非遗课程建设、非遗人才培养标准化建设、学生研学实践活动、非遗数智化创新等为抓手,积极探索构建“非遗+专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此次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非遗社的学生们也将通过他们的手作与“茶”开启对话,推动非遗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