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相印”创始人许连捷的纸品人生

2025-04-20

商报记者 虞洪波 综合报道

那个创造中国纸业奇迹的人,走了。

4月18日凌晨,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官微发布消息称:集团创始人许连捷,因病医治无效,于4月17日16时50分逝世,享年73岁。

这个曾蝉联福建首富、被誉为“福建商业教父”的大佬级人物,在过去三十余年里,将恒安集团从一个乡镇小厂,打造成国内生活用纸的龙头企业。

他曾任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先后获评“全国劳动模范”(2005年)、“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等称号。

其商业思想影响了很多企业家。安踏董事长丁志忠、七匹狼董事长周少雄、特步董事长丁水波都曾感慨,从许连捷身上学到了很多。

有两下子

有五大点

●发展企业,

●总结商道,

他的商业思想是成功的前提

在福建,许连捷是一个很受推崇的企业家。除了卓越的业绩,人们还佩服许连捷的商业思想和处事风格,并认为这是其取得成功的前提。

许连捷的商业思想与处事风格,最受称道的有五大点。

一是讲诚信。

1986年春节前的那次借款中,他从安海镇商业街的这头走到那头,只要他开口,没有不借的,最多的一家借给他10万元,而且不用打借条。

早在卖鸡蛋那会儿,他就一直用心经营自己的信用,因为父亲告诉他信用是生意人的本钱。

许连捷重视信用还体现在与政府的关系上,他不在税收等问题上耍聪明,他的名言是“多交税不会少赚钱”。

二是吃亏精神。

许连捷将吃亏精神总结为49%准则,“与别人合作时,是没办法绝对平衡的,但是只要你抱着自己得49%、让别人得51%的心理,就会合作得非常愉快。”

三是“众人扛山”的心态。

许连捷的办法是将股份分给那些打天下的人,而且向后者提供财务资助,比如你买3万元原始股,但自己只有1万元,公司就借给你两万元。如此,他把全体骨干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四是谦虚宽和。

在福建之外,许连捷几乎没有什么名气,但他不在乎,甚至反对外界给他加封号。2013年被某媒体封为“闽商首富”时,他赶紧出来辩解,“我好像没那么多钱!”随后又补充,“有多少财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

五是带头做慈善。

在捐赠时点上,许连捷喜欢选在晚辈的婚礼上,一个侄女结婚时他捐了1000万元,次子和三子结婚时他分别捐了6666.66万元。

除了个人捐款外,他还主导恒安集团在成立三十周年庆典上,向晋江市慈善总会捐赠两亿元,而五年之前,集团已经捐款1亿元成立了恒安慈善基金会。

公开报道显示,在许连捷的直接带领和推动下,恒安集团及主要股东各类公益捐赠累计超20亿元,其中许连捷本人捐赠就达10亿元以上。

令人称道的是,他不仅自己投身慈善事业,还出任晋江慈善总会会长,去其他福建企业家那里“跑钱”。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企业家杂志、界面新闻、文汇报微信公众号等)

产品卖不出去是人们观念的问题

1953年,许连捷出生于福建晋江安海镇后林村,名字有“连连告捷”之意。

由于家境贫困,许连捷被迫早早辍学。从13岁起,许连捷在街上卖过鸡蛋,也用自行车拉过人。为了贴补家用,用许连捷的话说,“能想到的都干过”。不安分、爱折腾的他,带着乡亲们开过运输队、劳保服装厂,还短暂办过一段时间的拉链厂。

不过对许连捷来说,真正的创业是在1985年。彼时,国内卫生巾市场尚处空白。32岁的许连捷发现卫生用品的商机后,很快去上海做了一番市场调研,之后便果断转型。许连捷拉上此前同样做服装生意的伙伴施文博,创立了恒安实业公司,一脚踏进了卫生巾领域,恒安也成为中国最早生产卫生巾的企业之一。

但创业之初,并不顺利。“当时没多少人做卫生巾,连我太太也不知道。女性用的都是月经带、草纸。”2016年,许连捷接受采访时说。

后面,产品生产出来了,但当时人们的观念,导致生产出来的卫生巾大批堆积在仓库,销售不出去。

很快,许连捷意识到,不是产品的问题,而是消费观念导致的。他后来回忆,“那时候,我们连女性推销员都招不到,都让男的去推销,人家认为我们‘无聊’。我们到超市找人代销,可人家根本不愿意,超市卖食品的人觉得,把卫生巾和食品放在一起,食品就会卖不掉。”

为了改变消费者的观念,即便在公司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许连捷不惜花3万元买下了热播剧《八仙过海》的片中广告。随着广告的传播,效果很快显现,恒安开始不用愁订单了。

此后,许连捷又带领恒安进入了卫生纸、纸尿裤等领域,创立了如今家喻户晓的安尔乐、心相印、七度空间等品牌。如今,恒安的卫生巾、纸尿裤、生活用纸三大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占率名列前茅。

每六七年就会进行一次系统性管理变革

许连捷称自己性格里有一个好处:能看到未来的趋势,时时刻刻有危机感。

随着恒安越做越大,内部的问题也暴露出来。1995年,恒安集团的收入徘徊在10亿元左右,作为一家家族企业,没有透明运作的制度,导致专业人才进不来,公司的业务很难发展。

随后,1998年,许连捷推动恒安集团在港交所上市,以10倍市盈率创下当时最高认购倍数纪录。与此同时,逐步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许连捷来说,上市的主要目的是规范治理结构,拒绝家族式任人唯亲等管理弊病。

上市后不久,许连捷便在内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劝很多原始股东退出管理岗位,其中不少人是他本人的亲戚朋友。

在许连捷看来,要实现百年恒安,这件事必须做。

随后,2001年,许连捷引进美国著名的管理咨询服务公司汤姆逊集团,推行为期三年的“TCT(Total Cycle Time,全周期时间管理模式)行动”,对公司进行全面管理变革。当时,管理咨询费是当年恒安的半年利润1000万美元。

这次变革,许连捷带领恒安实现了从家族企业到现代企业的转变。变革后,恒安业绩再次迅猛增长——到2007年底,恒安销售额达54亿多元,较2002年的11亿多元增长4倍;2009年,恒安年营收突破100亿元;2013年,更突破200亿元。

2008年金融危机后,许连捷再次引入世界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在管理、组织上进行变革,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2014年左右,恒安携手IBM打造恒安供应链系统信息化,开始再一次变革。

“恒安几乎每隔6~7年就会进行一次系统性的管理变革,以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恒安集团副总裁许清池在去年公开表示。

而在恒安集团行政总裁许清流看来,回头看,恒安创立40年,几次成功的转折点,都是因为父亲怀着破釜沉舟的勇气去变革。

有三儿子

●传承企业,

“没文化”的爹教出三个出色的儿子

许连捷最后一次公开亮相是在今年1月,他身着深蓝色夹克以“晋江市慈善总会会长”的头衔走访慰问了晋江市育婴院,年近73岁的他看上去瘦削了不少。

交接班也早已完成。2021年5月17日,恒安国际发布人事变更公告,宣布许连捷将卸任行政总裁,由其子许清流接班,正式交接在2021年8月18日。公告中许连捷表示,自创办以来,恒安集团不管是产品升级还是管理架构调整,每一次变革都踩在点上。在进入数字化时代,集团还面临很多考验。

现在,许连捷的两个儿子扛起了恒安集团的重任,其中大儿子许清流担任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执行董事,小儿子许清池为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负责集团国际业务发展。二人皆毕业自海外名校。

据了解,生于1979年的许清流,拥有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金融学理学硕士学位。而生于1985年的小儿子许清池,拥有伦敦大学法律学位。

据当地媒体报道,许连捷曾直言,儿子们很争气,让他很自豪。“我小学还没毕业,没文化,教不了他们。连他们的作业也没检查过一次。”许连捷谦虚地称自己“没文化”。但这个“没文化”的父亲教出了三个出色的儿子。

创百年基业、千亿恒安,曾是许连捷的梦想,也是恒安的目标。如今,重担交到了许清流兄弟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