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农为孩子带来了什么?

半山实验小学这场实践给出答案:农耕体验+素质拓展+文化传承

2025-04-16

商报讯(记者 夏莹)日前,杭州市半山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同学们暂别校园,来到笕桥清圆营地,参加“学农间耕读 悟军伍担当”社会实践活动,在为期四天三晚的军事训练与农耕体验中感悟劳动精神,锻炼意志品质。

从内务整理开始,同学们先后体验了土灶烧饭、石磨豆腐、青团制作等农事活动以及农耕体验。在学农之余还有意志力的锻炼。集体圆木仰卧起坐挑战,让同学们学会团队协作;绷直脊背学习站军姿,让同学们学会坚持;模拟飞行体验,让同学们感受到航空科技的魅力。

“泥土教会我们坚韧,团队让我们懂得担当,这段经历将成为人生最珍贵的底色。”在结营仪式上,学生代表周楚云动情地说道。

对同学们而言,闭营不是终点。“学农不仅是技能的习得,更是精神的淬炼。”学校徐立琴副书记说,此次活动通过“农耕体验+素质拓展+文化传承”的多元模式,让同学们在劳动中重塑价值观,希望同学们将‘脚下沾泥、心中有光’的劳动品格带入今后的学习生活。

原木下的成长

学农的日子里,我们经历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每天七点出操,脚底磨出了水泡;第一次做柴火饭,抡铲子抡得手臂发酸;第一次参加篝火晚会,兴奋得彻夜难眠。但最令我难忘的,是那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们参与的“团体抱原木仰卧起坐”训练。

教官将我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要合力抱起一根粗壮的原木,完成仰卧起坐。当我第一眼看到那根原木时,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它竟比我的腰还粗!我们十个同学排成一排,仰卧倒下,教官一声令下,大家同时曲肘抱住原木,试图起身。“一、二、三,起!”我们齐声喊着口号,可原木却纹丝不动。小王的脸涨得通红,小吴的胳膊不住地颤抖,我的掌心也火辣辣地疼。

“我们得调整方法!”队长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于是,我们重新分配位置,让力气大的同学坐在中间,其他人均匀分布。第二次尝试时,我们陆续坐了起来。可还没等我们欢呼庆祝,再次躺下后,在第二次口号声中,又有人没能起身。大家个个龇牙咧嘴,原木像个调皮的跷跷板,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怎么也抬不起来。

就在这时,我看见小徐偷偷抹去眼角的泪水,小鲍咬着牙活动扭伤的手腕,却没有一个人提出放弃。教官走过来,语重心长地说:“困难就像这原木,需要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齐心协力去克服,缺了谁都不行。”我们彼此对视,瞬间恍然大悟。第三次尝试,我们不再各自为战,而是紧紧跟随班长的节奏,齐心协力。“一、二、三!”这一次,大家稳稳地抱着原木起身。趁着这股默契的节奏,我们又成功完成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我们成功啦!”欢呼声响彻整个训练场。

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和同学们的手臂紧紧贴在一起,我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前所未有的力量。真正的勇敢,并非不知疼痛,而是即便疼痛难忍,依然选择坚持;真正的担当,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与伙伴们携手共进,共同扛起责任。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楼禾

种土豆

今天,教官带我们来到一大块油菜花田边,这里的油菜花开得正盛,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金灿灿的。边上有一块长满野草的土地,显得十分荒凉,而我们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开荒地,种下土豆。

我们整齐地坐在小凳上,听老师传授种土豆的方法:“每个株距三十厘米,垄距六十厘米,坑的深度要有十五厘米。”我们把这几个数字牢牢记在心中,然后便戴上手套开始除草。

一株株杂草被同学们连根拔起,一会儿便堆成了小山。随后,我们小组内开始分工,小鱼和米粒拉绳子,我和可乐挖沟,栋栋在种土豆根茎,玥玥测量株距和深度。

分工完成后,我们就开始工作了。一开始我们配合得十分不错,沟又直又挖出了深度,一块块带芽眼的土豆被整齐地放入,土也都埋好了。可后来问题就慢慢显现出来了,绳子放在地上被踢歪在一边,沟挖弯了,深度也没有及时调整,导致沟一会儿深一会浅,凹凸不平,挖出来的土都堆在后面,埋起来也十分麻烦,最后大家都没有能很好地种上土豆,只能一个个失望地回到座位上。

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在集体活动中不仅要团结一致,还要合理分工,这样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姚依依

磨豆腐

刚开课,只见教官拿着一样神奇的物件走进了教室,那东西圆圆的,还有些沉。

通过讲解,我得知那是可以把黄豆做成豆浆的石磨。经过一阵研磨,石磨旁的小碗里慢慢盛满了白白的豆浆。随后,教官又把豆浆煮了一会,我和我的组员一边加水,一边用筷子不停地搅拌。约5分钟后,一块表面凹凹凸凸的豆腐总算做好了。

别急,我们还要用挤压器把豆腐变得更美观。手头的活忙完,我坐在一旁,看着同学们忙碌的身影和满脸的笑容,心里充满了满足感。原来,亲手制作美食是一件如此有趣又幸福的事情!

用石磨制作豆腐不仅传承了老底子的智慧手艺,还考验了我们的动手和团队协作能力,真是好处多多啊!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陈羽伊凡 指导老师:沈敏娣

做饭

今天的学农任务是一件我非常擅长的事——做饭。

我被分到了一个小官职——组长,为了照顾到其他同学,我决定把主厨的位置让给其他人,我就把控调味就好了,让大家充分参与到其中。其中最难的也是最慢的就是土豆炖排骨,排骨要炖得软烂,土豆也是要炖到软但不碎,火候一定要掌握好,经过我们的密切配合,我们小组以零失误的优异成绩获得了小组第一。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项任务让我们体会到做饭的艰辛,更知道了食材的来之不易。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徐晟希

做青团

经过晨跑和早餐的活力洗礼,我满怀期待地迈向1号餐厅,一场充满趣味的青团制作活动即将拉开帷幕。

餐厅里,早已准备好制作青团所需的材料:鲜嫩的艾草汁、细腻的澄粉、软糯的糯米粉、香甜的红豆馅、白砂糖,以及散发着淡淡清香的玉米油。我将艾草汁缓缓倒入澄粉和糯米粉的混合物中,瞬间,淡淡的草香弥漫开来。经过反复揉搓,面团变得光滑细腻。接着,加入白砂糖和玉米油,继续搅拌,每一次搅拌都像是为面团注入灵魂。随后,我把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将香甜的红豆馅包裹其中,轻轻搓成圆球,青团的雏形便诞生了。把它们放入蒸炉,不多时,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青团新鲜出炉。咬上一口,软糯的外皮丝丝拉丝,香甜的红豆馅在舌尖爆开,令人回味无穷。

学农的日子在忙碌与欢乐中悄然度过,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惊喜与感动。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赵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