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报讯(记者 张宇帆 通讯员 孟飞 周碧辉)四月的六和塔文化公园,万株牡丹与千年古塔相映成辉。近日,在“江南韵·齐鲁情”首届杭菏双城牡丹精品展展出之际,西湖景区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傅强带领市民游客穿行于花海之间,以一堂生动的“牡丹大师课”揭开热播电视剧《国色芳华》中牡丹的“前世今生”。这是继太子湾大师讲堂后,杭州园林文化体验活动的又一重头戏。
“六和塔牡丹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吴越国时期,被称为南果园,最初作为皇家园林的观赏植物,后逐渐流至民间。”在近两小时的沉浸式讲解中,从“姚黄魏紫”的品鉴要诀到现代养殖的技术革新,从唐宋牡丹的历史文化到牡丹种植的未来计划,技能大师以“理论+实操”的方式,将牡丹养护的十八般技艺化作通俗易懂的“园艺密码”。
如今,六和塔牡丹的种植已然成为了西湖景区的重要花事活动。据悉,六和塔地栽牡丹种植面积目前已达到3000平方米,盆栽600平方米,涵盖多个牡丹品种,形成了一片独具特色的牡丹观赏区。但牡丹“花开满园”的场景在烟雨朦胧的江南却并非易事。
“在杭州种牡丹,一年看花、两年看叶、三年看盆。”这句顺口溜曾让无数江南牡丹种植者望而却步。据傅强介绍,园内牡丹最初的成活率不足40%,但他认为,花和人一样总能适应环境。于是,20年如一日的牡丹引种、栽培、养护工作就这样悄然开启。
多年来,傅强带领团队从200多个品种中筛选出岛锦、洛阳红、海黄、雪映桃花等近百个“抗逆战士”,并熟练掌握品种分类、栽培养护技术等,逐步形成了一套在杭州地区牡丹适用的栽培技术及后期复壮技术,推动其成活率跃升至85%,让“三年看盆”变为了“花开满园”。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8年起,六和塔便开启“跟着大师赏牡丹”讲堂,由傅强与工作室成员为市民朋友答疑解惑。如今,在傅强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内,已有7名高学历、高职称的成员,均具有丰富的牡丹种植与养护经验,大家通过系列课堂,系统传授牡丹品鉴美学、江南地区栽培技艺及病虫害防治要诀,进一步推广普及了牡丹种植养护的专业知识。正如傅强所言,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国色天香”绽放在每个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