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68家物业企业实现信用建档全覆盖

“信用+物业”淳安构建基层治理新生态

2025-04-10

商报讯(记者 许成慧)“信用+物业”,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日前,杭州淳安县信用服务协会聚焦“信用+基层治理”创新实践,将物业行业作为县域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突破领域,探索出一条以信用机制化解矛盾纠纷、提升服务效能的新路径。

据悉,2025年淳安县信用服务协会结合杭州、宁波等地的“信用服务产品转化试点”经验,在物业服务行业进行了积极探索,不仅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更从源头上减少了物业纠纷,也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具体来看,为构建完善的物业行业信用体系,协会联合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管局,建立了“淳安物业服务企业信用数据库”。该数据库归集了企业资质、合同履约、业主投诉、行政处罚等12类数据,实现了与省信用信息平台的实时交互。截至目前,全县68家物业企业已全部完成信用建档,覆盖95%在管小区。

基于信用数据库,淳安县还建立了星级评定机制,制定了《淳安县物业服务企业信用星级管理办法》。从服务质量、投诉响应、公共收益、公示等6个维度量化评分,首季度评定3A级企业12家,限期整改黄牌企业5家。同时,将信用评级结果纳入物业招投标、财政补贴评审体系,推动优质企业获得市场优先选择权。

此外,淳安县还开发了“物业信用码”小程序,业主扫码即可查看企业信用档案、服务承诺及历史履约记录。针对老旧小区改造、电梯维修等高频纠纷场景,上线了“信用工单”模块,实现投诉处置全流程可追溯。

为从源头上化解物业纠纷,协会还创新推出了信用承诺前置化机制。比如,在购房环节,联动房管部门向业主发放《物业服务信用告知书》,明确物业费缴纳、公共区域使用等权利义务。同时,在千岛湖镇3个社区试点信用积分激励机制,对按时缴费、参与小区治理的业主给予“信用积分”,可兑换家政服务、停车费优惠等权益。

针对已发生的物业纠纷,淳安县还专门设立了物业信用调解室,组建由法律顾问、社区代表、信用专家构成的调解团队,对欠费、违建等矛盾开展“信用评估+分级调解”。同时,与县法院建立“信用调解—司法确认”绿色通道,对达成调解协议的纠纷直接进行司法确认,减少诉讼程序耗时。

据了解,淳安县的信用赋能物业实践,不仅限于县域内。协会还联合安徽歙县、浙江建德等地,推动物业信用评价标准互认,探索跨省小区物业投诉联合处置机制。同时,开展“信用管家”培训计划,联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物业信用管理课程,首批认证持证上岗人员23名,覆盖全县60%物业项目。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举措,构建一个跨区域、长效发展的物业信用体系。”协会负责人表示。未来,淳安县将继续深化信用赋能物业实践,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更多信用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