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浙江省妇联兼职副主席 浙江省商会副会长 浙江省女企业家协会会长 全国三八红旗手 全国纺织工业系统劳动模范 十佳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中国十大杰出民营企业家 中国民营企业 新一代20大领军人物 全球浙商金奖
商报记者 应丹 摄影/视频 李子逸 AI制图/蒋中
千里迢迢来杭州,半为西湖半为绸。丝绸是一张最具杭州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金名片,它蕴含着杭州独有的江南韵味。万事利作为杭州丝绸的代表性品牌,从杭州笕桥绸厂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百强民企,一路走来,筚路蓝缕近50年,两代人专注做好丝绸一件事。在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看来,“做百年企业、铸百年品牌”要始终坚持一丝一线铸品质,一缝一纫见匠心,一针一绣展风华,一染一绘韵无穷,一梭一杼传精神,一琢一磨创新篇。
两代人专注做好丝绸一件事
回顾万事利近5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承载着万事利人的智慧与汗水,每一次的跨越都是对工匠精神的坚守和对创新理念的践行。
1975年,屠红燕4岁时,她的母亲沈爱琴接手濒临倒闭的杭州笕桥绸厂,通过学技术、访高人、定制度、找原料、拓市场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用了20年时间实现了企业初创从破旧立新的突破,奠定了万事利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沈爱琴决心引进日本生产的喷水织机,咬牙连“闯”报国务院审批立项、申请外汇、落实贷款三个难关,最终在喷水织机投产后,万事利迎来了大跨步发展的成长期。这期间,“万事利”商标被认定全国丝绸界首个“中国驰名商标”,万事利集团旗下生物科技板块、资本板块等相继确立,并且首次入选“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榜单。
2005—2012年间,万事利经历第一次转型升级期。从“产品制造”到“文化创造”转型,充分挖掘文化,对产品进行文化赋能,打造“传统丝绸产业+文化创意+高科技”的丝绸新兴产业,先后参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丝绸产品定制,让万事利在世界舞台上展露风采。
伴随着企业发展,从小被丝绸文化浸润的屠红燕也一步步成长为一位掌握现代经营管理思想的新一代管理者,新兴丝绸产业的开创者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老一辈浙商“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也在屠红燕身上完美继承和延续。
自从2012年屠红燕执掌万事利后,万事利就开启从“文化创造”到“品牌塑造”的二次转型,在此期间完成了旗下丝绸主业的A股上市,先后发布IART双面数码印花技术、ICOLOR色彩管理系统、GBART数字化绿色印染、AIGC人工智能设计技术等核心技术,聘请国际知名丝绸品牌专家加盟,与国外知名品牌战略合作,向外商输出核心技术、品牌文化。一方面,在传统丝绸领域持续深耕,以专注为横,坚持为纵,不断织就丝韵传奇,让古老的丝绸技艺在现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将丝绸文化与科技、时尚、艺术等多元元素相融合,创造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创新产品和服务。
在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万事利以匠心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不断突破自我,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为行业树立新的标杆,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正如屠红燕所说:“妈妈留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和物质财富,更是一种面对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一份传承弘扬中华丝绸文化的责任,一种‘让世界爱上中国丝绸’的志气与胸怀。”
新质生产力赋能丝绸之美再绽放
当前,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也让历史经典产业迸发出蓬勃的发展新动能。在屠红燕看来,数字化是历史经典产业中转型升级的关键。通过数字化技术,以数据资源为要素、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助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是历史经典产业实现更高效、更精准、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董事长是企业新质生产力第一责任人。”作为万事利的领头人,屠红燕不仅具备前瞻性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时刻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动态,并勇于尝试新的技术和业务模式。通过不断调整行动方案,确保公司的战略方向正确,引领公司走在行业前列。
早在2018年,万事利开始布局“人工智能+”应用,并且每年都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培养与引进并举,组建了一批专业性科技人才,并与外部AIGC头部企业以及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目前,万事利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实验室,已拥有超过50万个花型数据库和300种图像算法,其算力可以为世界近80亿人每人定制10万条丝巾不重样。这种技术既通过个性化定制,满足了客户的情绪价值,同时也创造了“先销售再生产”的新模式,解决了行业“库存之痛”。也正是因为万事利拥有新质数字生产力,让其在行业中凸显创造力,不断抢占前沿制高点。
在2023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万事利利用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设计与数智一体化生产,实现了“一条丝巾从设计生产到实物最快不到两小时”的智能场景,为200多位运动员定制了“夺冠时刻纪念丝巾”。不仅让古老的丝绸之美再次惊艳世界,而且全程无污水排放的无水印染更是让全球为之瞩目。
这项万事利研发的无水印染技术和无水印染一体机,不仅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通过人工智能精确控制染料用量,实现印染污水的近乎零排放,彻底颠覆传统生产模式,实现了0到1的技术创新突破。
“丝绸是历史经典产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就要坚持守正创新,拥抱人工智能就是我们对这个时代的热切回应,要让新质生产力赋能丝绸之美再绽放。”屠红燕对未来发展满怀信心,要让中国丝绸文化以全新的姿态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万事利集团副总裁程翀:
“一个人一辈子干好一件事。”这是屠红燕董事长秉持的人生哲学,也是全体万事利丝绸人对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
出身丝绸世家,屠红燕董事长自从母亲手上接过万事利以来,便将满腔热情和智慧倾注于丝绸事业之中,矢志打造万事利成为走向世界的民族品牌。她不仅致力于丝绸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在丝绸产品品质上追求极致,精益求精。同时,她勇于探索创新,巧妙地将经典丝绸与现代文化创意、高科技相结合,不仅极大地拓宽了丝绸的应用范围,还显著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与品牌影响力,这无疑是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的鲜活展现。
屠红燕董事长以专注干好干精丝绸事业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她不仅为丝绸产业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也为更多新生代创业者树立了榜样。
万事利丝绸设计二部总监陈建波:
作为万事利凤凰之家的主创设计,屠总一直是我的榜样和指引。她对将丝绸事业艺术化、时尚化的执着和前瞻,展现了她对工匠精神的真正理解与实践。
她对设计有着卓越的时尚敏锐度与艺术感知力,总是能够洞察到最新的国际时尚潮流。每一季的新设计,无论是图案的创意还是色彩的运用,都体现出她对丝绸时尚的高品质追求。而这种对于设计的高要求、对工艺的深度挖掘,也成就了万事利凤凰之家作为万事利高端品牌的独特气质——既充满现代感,又不失东方韵味。
屠总对细节的把控近乎完美,亲自参与每个设计环节,确保每一款丝巾不仅仅是一件商品,更是一件艺术品。同时,她对于艺术的追求又远不只于外观,她始终坚持将文化、情感与设计融为一体。她常说,每一件作品都应该讲述一个故事,而她的专注和坚持正是万事利凤凰之家品牌文化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