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阿克苏城市空间门店

浙财石榴籽餐厅用餐区

上城区消费帮扶帮帮店展区汇集多个对口区优质农特产品

杭州·阿克苏城市空间餐区新鲜出炉的馕

杭州·阿克苏城市空间餐饮区别具一格的西域民俗陈设

云尚牦牛藏式火锅·甘孜印象馆

上城区消费帮扶帮帮店
商报记者 沈艳/文 孙飞扬/摄
当西子湖畔的郁金香次第绽放,杭州正以一朵花的诗意碰撞一座城的使命,熔铸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独特叙事。十余家“山海信使”餐厅悄然入画钱塘,用牦牛火锅蒸腾的不仅是雪域高原的质朴鲜香,更是浙川东西协作的长情温度;艾德莱斯绸帷幔下流转的不仅是古丝绸之路的文明记忆,更是新丝绸之路上对口支援的时代步履。这些镶嵌在城市肌理中的帮扶驿站,正以“每道菜都是帮扶订单,每笔消费都是文化传播”的前瞻理念,搭建起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的温暖动脉,用舌尖上的帮扶故事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杭州答卷。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杭州作为“重要窗口”的排头兵城市,创新践行国家发改委消费帮扶重点建设部署,以数字化改革思维破解帮扶难题,构建起“帮产促销双循环、文化经济双赋能”的新发展模式。而今,每日商报“郁见春天 智创山海”公益活动,将春天的万紫千红注入这些民生帮扶平台,既为乡村振兴的蓬勃画卷点彩晕色,更奏响了“先富带后富、区域共繁荣”的协奏强音。
消费帮扶餐厅遍布全城 开启东西部协作新篇章
2018年,消费帮扶餐厅在杭州这座包容又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城市里应运而生;2020年,这一试点项目由点到面全城推广。它们不仅为全城带来丰富多彩的美食体验,更在国家东西部协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架起了连接杭州与对口地区间的桥梁,实现了“以购代捐、以销促产”的长效帮扶机制,助力对口地区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
如今,杭城已有十多家初具规模的消费帮扶主题餐厅,分布于上城区、西湖区等核心商圈及高校食堂。日前,记者为浙财石榴籽餐厅、云尚牦牛藏式火锅·甘孜印象馆、上城区消费帮扶帮帮店、杭州·阿克苏城市空间送去郁金香,也收获了满满的感激之情。“这么美的花为餐厅增色外,也给我们带来无限希望!”杭州市新时代消费帮扶研究院执行院长黄卫华介绍,“这些餐厅所用食材都是从对口地区空运而来,厨师也是从当地请来的!”从食材到烹饪,每个环节都确保了菜肴的原汁原味。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餐厅精心设置了“民族技艺体验区”,让市民游客享受舌尖与视觉的双重盛宴。
这一创新实践的诞生,源于杭州作为数字经济强市的资源优势,及对口地区农产品滞销、群众增收困难的现实需求。政府通过市场化手段,将帮扶地区的特色美食、农产品融入本地消费场景,既满足城市人民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又带动脱贫地区产业发展。
探索“餐饮+展销”模式 打造沉浸式消费体验
各具风情的餐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它们汇聚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力量,采用“餐饮消费+产品展销”的运营模式,打造出一座座小型美食交流驿站,提供地道风味的餐饮外,还设置展区,便于大家参观选购特色产品。目前,这些餐厅已覆盖四川、新疆、西藏等多个省市地区,每一家都深入挖掘对口地区的文化特色,精心打造“一店一品”的独特魅力。
坐落于“皇城根”脚下、毗邻鼓楼旁的上城区消费帮扶帮帮店,是杭城首家消费帮扶体验式餐厅。展区汇集了湖北、新疆等全国脱贫地区的近千种特产。堂食区则提供多个杭州对口地区的特色餐饮,如新疆烧烤、甘孜青稞奶茶等。“堂食区的菌菇小火锅卖得不错,汤底的菌菇就是展销区同款!”该店负责人刘莹莹说,大家可以在此一站式享受丰富的舌尖盛宴。
不远处的杭州·阿克苏城市空间也是此类餐厅的典范。酱红色建筑在古香古色的景区里格外醒目,尤其是别具一格的餐区,成了打卡胜地。色彩斑斓的挂毯、精致的骆驼玩偶、别致的维吾尔族乐器弹布尔及工艺精湛的艾德莱斯绸帽,处处洋溢着西域风情,食客在欣赏欢快的民乐和维吾尔族少女轻盈舞姿态时,还能大口享用羊排、美酒……美妙的体验让人仿佛穿越至西域的热闹市集。另一侧的展销区也是餐厅食客离场前必逛之地。“新疆红枣和阿克苏苹果干都很畅销!”阿克苏丝路魅力文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运营总经理陈小玉热切地推介。
同样主打新疆风味的浙财石榴籽餐厅,成功融入高校,形成高校“石榴红”消费帮扶阵地,成为众多师生心目中的聚餐胜地。这家“别人家的食堂”,以招牌美食“手抓饭”“烤羊排”收获大批粉丝。餐厅创始人努尔艾力·依比布拉说,餐厅之所以受欢迎,主要在于它提供了独特的体验。在此,除了品尝地道风味外,学生们还能买到新疆果干等特色零食,沉浸式感受新疆味道。
同样的场景在云尚牦牛藏式火锅·甘孜印象馆上演。作为杭州首家藏式餐厅,它选用甘孜州海拔4000米高原地区的牦牛肉,以火锅的形式呈现,吸引大量食客。该店负责人陈星霖说,不少人在离店前会挑选展区的奶糖、青稞饮料等藏族特色,作为伴手礼送给亲朋好友,好评不断。
科技赋能消费帮扶 文化传播助力乡村振兴
这些独具特色的餐厅凭借因地制宜与科技赋能的策略,促进了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更为对口地区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其中,上城区的消费帮扶帮帮店成为亮点。它侧重将线下门店作为众多对口地区的“展示窗口”,借助数字化手段开发线上小程序,提供超过2300款产品选择。该店还创新研发出以青稞为原料的巴吉通青稞啤酒等特色产品,广受好评。据悉,门店从去年五一营业至今,带动整体销售超500万元。
云尚牦牛藏式火锅·甘孜印象馆也卓有成效,利用甘孜特色结合杭州本土口味,推出牦牛刺身等菜品。陈星霖透露,门店每隔一天便会从甘孜空运300多斤牦牛肉及60斤奶制品。下一步,她计划根据不同时段推出餐饮和藏吧等消费场景,以此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陈小玉也透露,杭州·阿克苏城市空间年均带动消费超百万元。尤其是去年年货节售出两万箱阿克苏苹果,为产地民众带来近百万元收益。浙财石榴籽餐厅的表现同样亮眼,日均客流达到400人次,月销售额近10万元。
一串串可观数据,为消费帮扶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增收,更为当地年轻人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同时赋予了他们文化传播的使命。“从学生到创业者,从异乡人到新杭州人,每次身份的转换,都觉得自己很幸运!”努尔艾力·依比布拉见证了餐厅从无到有的成长历程。他说:“餐厅的五个厨师也都来自新疆,都在此找到了自我价值和归属感!”通过餐厅这一载体,他时常为用餐的师生推介新疆文旅资源。“很多内地学生都去新疆玩了,回来还跟我分享呢!”他自豪地说,在这里实现了讲好新疆故事的初心。
去年刚毕业的艾丽菲努尔·艾斯卡尔也感同身受。目前担任阿克苏丝路魅力文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的运营经理的她,常驻杭州·阿克苏城市空间。她说:“在这里能发挥大学所学的旅游管理的专业技能,还能让更多人了解新疆美食和文化,这种成就感难以言表!”陈星霖也通过云尚牦牛·甘孜印象馆这一载体,实现了甘孜文化艺术、生态有机农特和优质餐饮,走出大山、走进长三角的梦想。
记者手记
消费帮扶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从学校食堂到景区、再至社区居民楼附近……消费帮扶餐厅如雨后春笋般遍布杭城。从试点到推广,它已然成为杭州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着无数食客的目光,也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
然而,正如杭州市新时代消费帮扶研究院执行院长黄卫华所言,消费帮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当前,消费帮扶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比如,农产品品质参差不齐、高昂的运输成本等问题亟待解决。但消费帮扶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却让我们看到了其巨大的价值与潜力。它不仅为帮扶地区带来经济效益,更让不同地域的文化在杭州相互交融。这种模式,也证明了消费帮扶是一条可行且值得推广的道路。
回顾这些年消费帮扶之路,虽道阻且长,但我们始终坚信,行则将至。只要我们不断优化帮扶模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消费帮扶必将在未来的日子里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