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通道持续开放

第十四届中国(杭州)问题车展进入倒计时

2025-03-13

扫描二维码 一键维权

商报讯(记者 郭雨昕)新车降价“背刺”准车主、智能驾驶系统频频“罢工”,你是否有过无处维权的无奈?自第十四届中国(杭州)问题车展线索征集以来,组委会已收到来自全国数百位车主的维权诉求。

本届中国(杭州)问题车展由每日商报、杭州网、杭州交通91.8、浙江经视、新浪浙江等媒体共同主办,于3月15日举行。即日起至3月14日,维权通道持续开放。如果您正在遭遇汽车问题,或存在投诉无门、维权困难的情况,可报名参与2025第十四届中国(杭州)问题车展。

智能化浪潮下的消费阵痛

2024年汽车产业在智能化浪潮中加速洗牌。中消协最新数据显示,全年汽车类投诉量同比激增27.3%,其中三成投诉涉及“科技配置纠纷”。值得关注的是随着8155芯片逐渐成为车机标配,大量早期购车用户反映遭遇“数字鸿沟”,车机系统迭代停滞导致导航偏差、语音交互失灵等问题频发。

在价格体系方面,车企“保价承诺”的信任危机持续发酵。例如,某新势力品牌车主提供的购车协议显示,销售方承诺“12个月价格保护”却在半年内通过改款车型变相降价,此类“暗降”操作已成投诉新焦点。

减配问题也是投诉重灾区。部分车企为降低成本,被指在车辆配置上“偷工减料”,实际配置与宣传不符。此外,异响共振、车身生锈等问题也频繁出现,引发了消费者对车辆质量的质疑。

搭建车主与厂商沟通平台

一直以来,中国(杭州)问题车展组委会认真对待每一起投诉,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作为国内汽车消费维权领域的标杆性平台,中国(杭州)问题车展通过“媒体监督+专业调解+法律支持”的三维联动机制,构建起完整的维权服务体系。组委会设立专项工作组由资深汽车工程师、法律顾问、消费维权记者组成智囊团,对投诉车辆进行技术检测、法律评估和调解方案设计。同时,为消费者筑起沟通的桥梁,积极帮助消费者联系相关汽车厂商,协助消费者解决汽车维权难题,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过去十三年,大多数参展车辆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总体维权成功率在80%以上。可以说,中国(杭州)问题车展已经成为国内解决车辆问题的重要沟通和维权平台。

即日起,如果你的爱车有问题,如果你遇到投诉无门的窘境,请关注已经启幕的2025第十四届中国(杭州)问题车展并报名。你可拨打本报车市维权热线15968356700或者扫描二维码,在公众号后台回复“315”并反映问题,我们将第一时间为你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