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记者 叶晓珺) 2月17日,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再次召开,释放出稳定民营经济预期、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的强烈信号。
座谈会上,浓墨重彩的浙商身影,彰显了浙江民营经济大省、经济强省的深厚底色。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事关国之大计。杭州银行作为本土法人银行,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以数字化为强力驱动,积极落实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发布《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方案》等,推动制度完善和流程优化,持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以金融之力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其中,供应链金融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何让供应链金融真正惠及链上中小民营企业,解决资金供给与企业需求的错配问题,成为杭州银行的攻坚重点。
稳链固链 “脱核”服务链上中小微企业
“操作全在网上,都不用往银行跑,太方便了!”浙江某专注物联网设备销售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凭借其在某核心企业金牌经销商身份以及过往交易数据,企业获得杭州银行融资,不仅及时缓解资金压力,确保大额订单按时交付,更助力其巩固与优质客户的合作关系。
传统意义上的供应链金融,基本是以产业链上核心企业的信用展开业务。本次融资放款,该公司并没有依托核心企业主体信用,而是依靠与核心企业的历史交易数据方便快捷地获得融资,离不开杭州银行推出的一款供应链金融产品——链销通。
链销通是杭州银行基于供应链上交易数据开发的订单融资业务,基于核心企业与下游客户间的真实贸易数据,为核心企业产业链下游客户发放小额贷款。链销通具有系统快速出额、全流程线上操作的优点,能够将产业链数据资源转化为金融资源,缓解下游经销商资金压力,同时协同渠道共成长,切实起到固链稳链的重要作用。
202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其中,《通知》明确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支持供应链上民营中小微企业开展订单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业务。
杭州银行紧跟相关部署,积极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更好地利用产业链上的交易流、资金流、物流信息为客户提供更精准的金融服务,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及产业链服务客群。其中,链销通所属的“链易融”品牌,正是杭州银行深挖产业链数字价值,激活产业链数字信用,积极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的重要创新。
有专家表示,“脱核”后的供应链金融不仅增强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减少了对核心企业信用资源的占用,也促进了整个供应链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提高了资金配置效率和金融市场的深度与广度。
数智赋能 创新搭建场景生态
上述浙江某物联网设备销售企业,依托杭州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轻松便捷获得融资,背后是对杭州银行数字化风控和专业化能力的深度考验。
除了通过交易流、资金流和货物流交叉验证该企业与核心企业的真实交易数据、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杭州银行还多维评估企业信用情况,建立起经销商智能准入模型。同时,杭州银行结合各行业运营模式和发展周期,构建行业化数智审批模型,对企业经营状况、还款能力等关键要素进行更科学评估。基于此,杭州银行可快速完成出额和放款,融资资金定向完成上游货款支付,有效缓解该企业结算压力。
在服务链上企业过程中,杭州银行基于对市场的专业化判断,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在深入市场调研中,精准洞察到上游供应商在订单环节的资金需求,基于对交易数据的深度分析与挖掘,于近日全新上线“链订通”产品。
链订通,是基于核心企业与上游供应商的订单及真实贸易数据,为核心企业产业链上游供应商发放的小额贷款。链订通可以帮助供应商缓解资金压力,同时具有全流程线上、服务节点前移、账户灵活使用的优势,对于供应商来说签订订单即可在线申请融资,到期回款由系统智能匹配,不影响账户日常结算使用。
至此,杭州银行以链销通、链订通为主打的“链易融”品牌,精准覆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各类生产经营环节的融资需求,有效满足企业采购、工程、中标各类订单融资。
脱核不离核,是从数据层面去精准描述产业链生态,杭州银行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挖掘“数据信用”,让金融服务惠及中小企业。
下一步,杭州银行将继续扎根产业“链”,打造“易融”新生态,不断丰富“链易融”产品体系和应用场景,借助交易数据搭建信任桥梁,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供应链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