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市场重回合家欢时代
坐影厅里,00后观众李晨浩在座椅上调整了三次姿势。这位习惯用手机倍速看短视频的年轻人,此刻却屏息等待着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片头。此时,距离春节假期结束已过去三天,能容纳402人的影厅依然座无虚席。
“弹幕里都说这部戏的特效能值回票价。”在观影前,李晨浩就向女朋友展示了手机里收藏的7个B站视频,这些由不同UP主制作的《哪吒之魔童闹海》解析视频,播放量均在百万级以上。在他身后,一对中年夫妇正低声讨论着UP主“主木鱼水心”视频中提到的“山河社稷图特效彩蛋”。
这种观影热情正在全国影院持续蔓延。猫眼数据显示,这部春节档动画电影在假期后单日票房仍稳定在4.8亿元上下,2月12日甚至出现5.3%的环比增幅。而在往年,春节档影片通常在初七后会出现30%-50%的票房滑坡。
“我们正在见证中国电影市场首个‘逆周期’爆款。”从事影视宣发十几年的汪志敏看着手机上的数据,红色曲线在节后持续走高的态势让他想起《流浪地球》系列引发的科幻热,“这次推动力不是来自传统营销,而是Z世代的‘长尾创作’。”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其他UP主身上。1月22日清晨,B站UP主“动画宅小明”被连续不断的消息提示音惊醒。他制作的《哪吒之魔童闹海》角色解析视频,一夜之间新增2000条弹幕。评论区最热门的留言写着:“看完这个视频,我决定带全家人二刷。”
这种狂热早有预兆。当电影首支预告在1月7日发布时,“我乃哪吒三太子”的台词在B站引发刷屏式狂欢。数据显示,预告片发布48小时内,B站相关二创视频新增1.2万条,相当于每分钟诞生8.3个新作品。“我们监测到有个诡异现象。”汪志敏调出舆情监测系统的热力图,“传统爆款电影的热度是‘火山喷发式’,而《哪吒》的热度曲线却是‘梯田式’层层攀升。”在电影上映第14天,B站“哪吒”相关视频单日新增播放量仍维持在1.7亿次,这种持续造血能力最终反映在票房上——节后工作日场均人次仍达48人,远超行业35人的“盈利警戒线”。
在行业中,这种现象标志着中国电影消费正在经历代际变革:“当00后成为观影主力军,他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内容消费习惯正在重塑整个产业逻辑。”
国产电影的技术革命
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金晟认为,《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特别之处在于,不仅在人物角色的更新、精彩的动画特效,更因有着超越传统动画电影的表达方式,以神话演绎的方式描绘了“自我”与“命运”、“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引起了影迷们的广泛共鸣。“相较于春节档的其他几部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剧情更加饱满,叙事节奏更加紧凑。同时,实现了动画电影在年龄代际上的跨越,让不同的人群在其中找到与自身相贴合的角色。”金晟还表示,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让传统神话故事在当前时代有了创新性的表达,为国产动画电影树立了新标杆,开启了国产动画电影的新篇章。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多年,“儿童化”的标签一直影响着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而以往的国产动画大多以低年龄段观众为主“哪吒系列”影片则是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适应各年龄段理解能力的优势得以彰显,从未成年儿童到年轻群体再到家长群体,均可从影片中收获自己的体验。据猫眼《2025春节档数据洞察》报告显示,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带动档期家庭观影属性更加凸显,3人以上观影比例今年春节档达到了31%,而《哪吒》单片达到了33%。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介绍,《哪吒之魔童闹海》多人结伴观影比例明显高于档期其他影片,有大量家长带着孩子共同观影。“相关数据显示,这部影片30岁至39岁、中低频观众占比突出。”
金晟还表示,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让传统神话故事在当前时代有了创新性的表达,为国产动画电影树立了新标杆,开启了国产动画电影的新篇章。
票房奇迹的背后,一场静默的技术革命早已启动。这不是一部电影的胜利,而是一条产业链的觉醒。当传统认知中“动画电影=儿童片”的桎梏被哪吒一枪刺破,其引发的产业变革如汹涌海啸。这是中国动画技术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中国的动画团队在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中,掌握了先进的特效制作技术,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动画作品。叙事突围上,以“逆天改命”内核解构神话,引发Z世代情感共振。Z世代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追求个性和自由,对传统的观念有着自己的思考。影片中哪吒和申公豹的“逆天改命”故事,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激发了他们的情感共鸣。
深夜时分,电影院里的银幕渐暗,申公豹的独白再次响起:“我单枪匹马的走到现在,任何人都不是我的靠山。”这句话,属于申公豹,属于哪吒,更属于所有正在改写命运的中国动画人。当百亿票房化作夜空中最亮的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数字的诞生,更是一个文明在银幕上挺直的脊梁。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此刻正式启幕!
本版图片说明:春节期间,哪吒上映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