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记者 朱光函 徐菁菁
“改变世界,我想试试!”昨天晚上7点许,杭州百老汇影城的IMAX巨幕上,哪吒魔性又嘶哑的嗓音震颤着空气。银幕外,观众席一片寂静,90后程序员杨奇嘉攥紧了手中的票根——这是他第三次走进影院。此刻,全国还有200多万人次的观众正与他共享同一种心跳:银幕上,申公豹以肉身硬撼三龙王,粒子特效如星云炸裂;银幕外,中国影史首个“百亿票房”的倒计时数字正在疯狂跳动。
19点09分,正在影厅外等待观影的影迷们,同时呐喊:100.00亿!刹那间,欢呼声如海啸般席卷全场。杨奇嘉的眼泪砸在手机屏幕上,那里定格着一条朋友圈:“申公豹不是反派,是每个小镇做题家的镜像。”这个曾被贴上“恶役”标签的角色,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完成了史诗级反转:寒门妖族出身,考入昆仑仙院却因口吃遭尽白眼,最终为护哪吒父母血战至死。编剧团队透露,申公豹的设定直指当代青年的生存困境——职场歧视、阶层固化、理想与现实的撕裂。“他的结巴不是缺陷,是被压迫者失语的表征。”导演饺子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中国动画的英雄可以是破碎的、复杂的,但绝不屈服。”
哪吒作为中国神话故事中的魔童,正在以其让人着魔的性格和如霹雳火一样的脾气披荆斩棘。
“哪吒真不愧是魔童,这样的票房成绩,真的创纪录了。”一“吒”绝尘,实至名归。
16天改写百年影史
时间倒回到大年初一,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4.87亿元票房成为春节当日票房历史冠军。自大年初二起,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开始以雷霆之势横扫春节档,仅用8天5小时便超越《长津湖》的57.75亿纪录,以58.12亿票房登顶中国影史冠军宝座。第10天(即2月7日21时),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含预售)突破67.922亿,超越《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刷新全球单一市场电影票房纪录。杨奇嘉也正是在这一天走进电影院,在第三排的他第一次看到了在第一部电影中被毁掉肉身的哪吒重新出现在大屏幕上。“当时我的内心非常激动,5年了,我终于又看到这个独属于中国的神话英雄。”
电影震撼的画面和剧情让无数个杨奇嘉惊叹。大年初七,他再次走进电影院,这次他不再聚焦于电影的画面,而是享受起电影的内容,他和影院里其他人一样,发出阵阵惊叹声和欢呼声,大家仿佛都置身于那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中。特效团队精心打造的 “元神大战” 场景,绚丽多彩的粒子特效如同梦幻般的星河,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哪吒与敖丙重塑肉身的七色宝莲建模,充满了神秘的东方韵味,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更震撼的里程碑出现在2月13日,从上午起,不少电影院就开始了哪吒票房破百亿的倒计时,在网络平台上,多家影院将不断闪动的电子票房记录器摆在了直播屏幕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已携100亿元人民币(约14亿美元)杀入全球影史票房榜第17位,成为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二十名中唯一非好莱坞作品。不少观众在社交平台惊呼:“中国动画用16天走完了好莱坞百年的路!”
一个“反派”点燃的百亿焰火
在杭州万达影城,第一次看《哪吒之魔童闹海》的65岁的退休教师李淑芬第一次理解了什么是“IMAX 3D”。她指着申公豹与龙王对决的镜头对儿子说:“这不就是咱家楼下修车的老王?一辈子埋头苦干,就为给孩子挣个前程。”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大一学生方艾婷,因这部影片重燃职业理想。她在宿舍的墙上贴满分镜草图:“以前觉得做动画就是‘给小孩画画’,现在我知道这是在塑造文明的话语权。《哪吒》证明国产动画能兼顾艺术与商业,我现在拼命学特效技术,就为将来能参与这样的项目。” 方艾婷一直对动画特效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她曾经对国产动画的发展前景感到迷茫。当她看完《哪吒之魔童闹海》后,被影片中精美的特效和精彩的故事所震撼。她看到了国产动画的无限潜力,也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实际上被申公豹打动的远远不止几个人。在各大论坛和平台上,关于申公豹的风评正在迅速回正。从人物设定上来说,申公豹或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正面角色,但他对目标的执着和对改变的渴望,让观众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那句“我单枪匹马的走到现在,任何人都不是我的靠山”的台词,不仅仅是电影中的一句对白,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代表着在困境中不屈不挠,敢于向命运挑战,敢于去尝试改变世界的决心。这也是为什么申公豹能成为 “网红”,成为观众心中那个独特的存在,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