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糯滋味中的温暖记忆 浙江人的年味从年糕开始

2025-01-25

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索取稿酬

商报记者 江晓微

年糕,以其象征着“年年高升”的美好寓意,成为春节餐桌上的必备佳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年糕的受欢迎程度不断上升。

年糕通常由粳米或糯米打制捣烂或由大米粉蒸制而成,洁白如玉、软滑却又不失韧性,具有独特的口感。无论是煎、炒、蒸、炸、烤,还是做成甜点、加入饮品,令人舌尖销魂的百种滋味中,始终散发着清清米香。

在中国南方有些地区,会把糯米制成的圆形年糕称为“麻糍”,大米制作的年糕口感形状也各有不同,杭州、宁波地区早有纯手工年糕制作的历史,迎新年打年糕的民俗,也成为了大家一致公认的揭开新春的序章。

许多家庭选择在年末自制年糕,不仅传承了传统工艺,还增添了节日的氛围。杭州淳安农村的朱先生已经打糕将近四十年了,他告诉记者:“每年春节前最热闹的时候,就是村民围在一起打年糕的时候,人手不够的时候,邻里之间互相帮忙,做出的年糕也会互相分享。”

“一般制作年糕用的粳米或者糯米,要提前浸泡两小时,待米泡开清洗后,用木桶蒸米,木桶蒸的米粒粒饱满,且带有一股清香,蒸熟再将米放进石臼中舂捣。”他表示。

“打年糕也是一门学问,一个人打,一个人揉,配合至关重要,除此之外,不是光靠力气,需要用巧劲。”朱先生介绍,看似简单的击打动作背后,隐藏着很多的技巧,比如一个不留心,捣锤就可能偏离方向,如果年糕受力不均,最终成品的口感也会受到影响,一旦没砸到位,年糕可能就很粗糙,夹杂着米粒,那就不是年糕,就成饭团了。

刚制作完成的年糕是最为香甜软糯的,此时热气腾腾还留存水汽,蘸上红糖、芝麻糖、豆粉、桂花蜜吃均可,又或是擀成片,裹上咸菜,可咸可甜,美味细嫩。

而年糕之所以受欢迎,也在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其富含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同时含有蛋白质、烟酸、磷等健康元素。年糕本身一般不含过多的盐和糖,极适合控制盐和糖摄入的人群。

不过,以糯米为主的年糕,较为黏腻,不适合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同时粳米及糯米容易使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人群不建议多食,可以搭配蔬菜、谷类、豆制品一起食用,营养更充足。给大家推荐两道年糕的做法,荤素搭配软糯香甜味道棒。

【家常炒年糕】

食材:年糕2条,青菜1颗,西红柿1个,猪肉150克,鸡蛋2个,洋葱、葱蒜、姜适量

做法:1.猪肉切片,加生抽、盐、淀粉搅拌,放少许油腌制10分钟左右,年糕切块,西红柿去皮切块,青菜洗净切段,鸡蛋不用打发备用,姜蒜、葱切末,洋葱切块;

2.锅中烧开水加少许油,放入年糕煮至熟,捞起放清水浸泡,变凉后沥水备用;

3.炒锅烧热油倒入两只鸡蛋炒熟盛出,炒锅中再倒少许油,爆香姜蒜末,加入腌制好的肉片翻炒变色后加洋葱块,炒至变白;

4. 加入西红柿继续翻炒出汤汁,再加入生抽、老抽、蚝油,加入年糕和青菜翻炒一会,青菜炒熟后加入鸡蛋继续翻炒均匀,最后加盐调味,即可出锅。

【黄鱼烧年糕】

食材:黄鱼1条,水墨年糕150克,五花肉几片,姜、大葱、蒜、小米辣适量

做法:1.黄鱼洗净,年糕切片,姜蒜切末,小米辣和大葱切段;

2.起锅热油,下葱姜蒜爆香,下五花肉煎出油;

3.下黄鱼,中火煎,然后沿着锅边淋一圈黄酒;

4.加入开水,加入生抽两勺、老抽半勺、白砂糖一勺,加入小米辣,再倒入年糕,中火煮四五分钟,其间把汤汁往鱼身上浇;

5.最后加入盐和白胡椒粉,即可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