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味渐浓,大运河畔千年古镇杨柳青的一间画坊里,年逾古稀的霍庆有正聚精会神地彩绘一幅“过年的画”。这是他耗时4个月专为蛇年设计的新年画作品《金蛇纳福》。
霍庆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他用画笔轻蘸各色颜料,沿着木版印制出的墨线轮廓缓缓晕染。于是,由一条盘蛇和一柄如意组成的多彩“福”字年画完成了。
“仔细瞧,这幅作品里含有蟠桃、灵芝、荷花、蝙蝠、铜钱等多种元素,象征着喜庆、祥和、长寿、生财等,饱含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许。”霍庆有手执画笔说道。
不仅秉持一贯的杨柳青木版年画传统技艺,这幅年画还蕴含着他的新巧思。“过去的年画以刻绘场景故事为主,今年我将‘福’字、生肖、年画巧妙融合,实现创新。”霍庆有说,这批年画尚未完成,却已经收到了不少订单。他计划以蛇年为起点,每年创作一幅“福”字生肖年画,烘托年味儿。
年画曾是中国百姓辞旧迎新、祈福平安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年俗文化。作为中国民间木版年画的代表之一,杨柳青木版年画兴于明、盛于清,至今已传承400多年。鼎盛时,杨柳青“家家能点染,户户擅丹青”,是远近闻名的“年画之乡”。
从杨柳青古镇如意大街拐进一处小巷,“玉成号”年画坊的招幌映入眼帘。古色古香的院落中,该年画坊的第七代传承人张宏忙着指导游客,体验新创作的年画拓印和套色印章。
天津小学生李思默说:“我体验了杨柳青木版年画制作的‘刷’这道工序,很有趣。过年时,我会把自己制作的作品贴在家里。”
海河之畔,热闹喧嚷的古文化街上,黑漆金字的木制牌匾“杨柳青画店”引人注目。为迎接蛇年春节,店铺改造一新,不少顾客正精心挑选着蛇年生肖主题年画。一旁的数字屏内收录了几百种年画,搭配现代家居生活场景,给予顾客选购年画更多灵感。
“我们改变了以往柜台里外的买卖关系,采取半开放式的销售模式,增进与大伙儿的交流,让顾客进店消费的体验感更佳。”该店经理杨凯说。
画店内,杨柳青木版年画拓印体验区吸引了不少顾客围观。天津市民季勤领着外孙拓印了一幅专属的“百花福”年画。“我们本来只计划买幅年画,没想到今年还能在店里体验年画的制作工序,自己制作更有意义,孩子很喜欢。”季勤说。
既坚守传统年画市场,又赋予传统艺术新生命。经数十年抢救性保护,天津杨柳青画社收集到6000多块古版、两万多张年画。他们每季度都会根据这些馆藏更新产品,让年画不仅是“过年的画”,更延续年画的“寿命”,让其走进千家万户。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