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苗露)1月22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召开的2024金融支持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4年全省金融运行呈现“金融要素保障充分,信贷投向重点突出,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特点,为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新闻发言人张全兴在发布会上介绍,过去一年,浙江省金融总量保持平稳增长。在存款总额方面,截至2024年1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2.95万亿元,比年初新增8766亿元,余额同比增长4.0%;贷款方面,在上年高基数基础上稳定增长,截至2024年1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3.79万亿元,比年初新增2.06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9.5%,增速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新增2.64万亿元,增量居全国各省市第二。
去年以来,全省金融系统聚焦降本增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加大。在政策利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下行带动作用下,2024年全省一般贷款利率、企业贷款利率分别同比下降0.36、0.33个百分点,为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
在居民群众颇为关心的存量房贷方面,2024年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高效落地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指导金融机构有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涉及全省房贷2.5万亿元,惠及310万户家庭,每年节约利息支出130亿元左右。
企业发债融资规模增量显著。通过推动企业发债融资,全省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量达5655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902亿元,同比增长49.7%。
此外,2024年浙江充分用好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工具,全省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拟申请金额排名全国首位,已获得授信94.77亿元;支持两家机构参与互换便利操作,换入高流动性债券40亿元、质押融资30亿元。
去年,浙江不断推进完善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体系。2024年,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7%,累计发放“浙科贷”近4500亿元,惠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超3.2万家;全省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7%,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截至11月末,全省累计发放排污权抵质押贷款922亿元,占全国总额的90%;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2.4个百分点,截至12月末,浙江省普惠小微、涉农贷款余额均居全国首位;数字人民币试点成果丰富,交易规模、场景数量保持全国前列。
本次发布会还就后续的浙江省金融政策情况作了进一步说明。2025年,浙江将围绕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传导,着力支持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的货币金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