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报记者/每满记者 侯惠惠
摄影/视频 梁孟澄
在保俶路上,有家特色包子店,主做湖州埭溪特有的松毛汤包。店名叫“一客”,是王良锋和刘腾腾夫妻俩开的。松毛汤包,松毛就是松针,是用松针垫在蒸笼底部当屉布蒸出来的小汤包。还没走进店里,就可以闻到蒸汽带来的松针香气。
老板王良锋说:“我是湖州埭溪人,在我们埭溪镇上,松毛汤包也是很有名气的,我们都是从小吃到大,吃了几十年的,我们那把一笼包子叫做‘一客’,我想想这个叫法也比较有特色,就用这个做店名。”
一早一晚,是店里的高峰期。“就前几天,晚上11点了,还有客人下单了几十笼,现包的包子费时间,我和我老婆一单就忙了半个多小时。”
包子皮半发半不发
还要配一碗骨头汤吃
“我们埭溪汤包个头很小,然后面皮是半发半不发的,蒸完之后有点厚度,不像是其他灌汤包面皮很薄。”老板娘刘腾腾一边说着,一边着手做客人刚刚下单的两笼汤包。面剂子揪好后,放上肉馅拿在手里随性一捏,再随性丢到铺好松针的蒸笼里……要不了两三分钟,一笼汤包就能上锅蒸。蒸笼上汽六分钟后,汤包就可以上桌了。
蒸汤包的时候,满屋都是松针香。冬日里,光是看到这一笼氤氲在热气里的汤包,食欲就上来了。除了汤包,一起端来的还有一碗热腾腾的骨头汤。“我们的汤包要配上骨头汤吃,把汤包丢到骨头汤里面滚一圈再吃,味道更好。现在天气冷,可以先喝口汤暖暖身。”老板王良锋说。
松毛汤包蒸好后,个头也就比拇指大不了多少。骨头汤入口,辛辣的白胡椒味让人一下子提起了神。骨头汤不油,是比较清爽的类型。
拎起几只汤包放入骨头汤里,这汤包倒是有趣,也不沉下来,就这么浮在上头。来上一只,轻轻一咬,刚刚浸到包子里的骨头汤全部滋到嘴里,满口的鲜。得益于半发半不发的手艺,包子皮吃起来还带微微的韧性。包子馅则稍微有点咸口,但反倒更突出了肉馅的鲜香,一口一个吃着乐趣无穷。
80后夫妻创业
每天睡四个小时
“做包子,就是手工太多了,像我们一般都是早上4点到店里,一直要忙到晚上12点钟,中间稍微空一点,就大家轮着眯一会儿。”老板娘刘腾腾说。
做包子手工多,这松毛汤包的手工尤其多。先是这垫在底下的松针,夫妻俩拜托老家的父母从山上捡来,再送到杭州。捡来的松针,洗过后还要用猪油煮过,煮过之后再洗……如此多遍之后才能拿来用。
再是肉馅,用的都是夹心肉。里面的皮冻也要一早起来熬,熬上一大锅,再细细剁好和入馅中。每天第一笼包子,夫妻俩都要先包给自己吃,试试口味。
“我是80后,从前也在杭州待过一段时间,汤包之前是家里的堂兄弟们在做,我觉得他们做得不错,就回到老家镇上的老店里学,一边学一边琢磨,觉得自己学成了,才又来了杭州,现在时间一晃也有七八年了。”老板王良锋说。
店里的套肠也是特色,套肠是咸甜口的,软糯入味。王老板说,大概一米长的小肠才能套好一个套肠。店里的老客来了,不少都是汤包一笼、豆浆一碗、套肠一个,一口骨头汤结尾,畅快。
如果你是“包子控”
知道杭州哪儿的包子好吃有特色
欢迎推荐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