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小记者第N次给西湖做“美容”

2025-01-08

商报记者 徐敏月 严斐 文/摄

2025年1月5日是竹书鸿带领“水韵西湖365”志愿服务队清理西湖湖面及周边垃圾的第1659天。这一天,每日商报小记者也在竹书鸿的带领下开展了“河道美容师”环保公益活动,一起为让西湖这颗明珠变得更加璀璨而献出一分力。

“河道美容师”是每日商报小记者实践营持续开展了4年的实践活动。自2021年以来,已累积500多人次参与。

为什么不同季节,湖面垃圾的种类和打捞地点会发生变化?为什么种植在湖底的水草会在特定季节大量断裂且浮出水面?小记者们加入到“河道美容师”的行列,一起在公益行动中,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学习到了更多与西湖水域相关的环保知识。

行走在西子湖边最美的人

在烟波浩渺的西子湖畔,有这样一群人:每天一大早,他们便赶到西湖边,一人握着一个带柄的网兜,打捞着落叶和漂浮的水草,将占地600多万平方米的西湖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他们就是“河道美容师”,是行走在西子湖边最美的人!

竹书鸿爷爷就是这样一名“河道美容师”,同时,他还是负责管理花家溪水域的“民间河长”。“民间河长”是指积极参与河流保护和管理工作,通常由当地居民、志愿者或其他非政府组织成员担任。作为民间河长,竹书鸿十分认真地对待水域环境问题,两鬓斑白的他会每天五六点带领伙伴们到西湖打捞垃圾,将它们装进垃圾袋,最后用扁担将它们一担一担挑走。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已经坚持了1600多天,不畏夏日的蚊虫叮咬,也不惧冬日的刺骨寒风,每天都将成百上千斤的垃圾打捞起来并挑到垃圾集中处理点,让西湖这颗耀眼明珠永远绽放最迷人的光彩。

在竹书鸿爷爷的带领下,我们举着杆子,拎着垃圾袋来到西湖边,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我将网兜斜插入水,网住湖面上的树叶,一切似乎都很简单,然而,当我将网兜抬起来时,却发现我显然高估了自己的力气。网兜犹如灌了铅一般,我费了好大劲儿才把网兜抬起来。几次过后,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垃圾袋已经鼓鼓囊囊了。

接下来,我又去体验挑扁担。我刚一担上,就因为重心不稳,一个踉跄险些摔倒,等站稳后又走了几步就放下了。这时,整个肩膀火辣辣的,这是我第一次挑扁担,然而,竹书鸿爷爷和他的同伴们一天却要挑几十趟,这让我对他们的敬意更加深了。

西湖的“盛世美颜”是“河道美容师”们一点一滴成就的,他们就是行走在西子湖边最美的人!

商报小记者(长青小学)李含夏

小小西湖美容师

1月5日,当阳光探出头来时,我化身一名小小河道美容师,加入了“水韵西湖365”民间护河队的大家庭。

护河队的河长爷爷竹书鸿告诉我们,他们每天五点半就开始工作,要在游人到来之前,把西湖打扮得干干净净的。他们已经这样坚持了1600多个日子,听到这里,我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敬佩。

沿着花港公园的小路出发,我手里拿着一把垃圾钳,眼睛瞪得圆圆的,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小垃圾。烟蒂、火腿肠皮、塑料瓶盖、包装纸……这些被随手丢弃的垃圾,都被我一一捡起。虽然每次只能捡一点点,但我想,只要大家都这么做,西湖就会变得更加美丽。

走着走着,我们就来到了西湖边。在护河队成员的指导下,我开始用网兜清理湖面上的水草和断裂的荷叶。网兜装满水草后沉甸甸的,我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最后还是妈妈帮我一起提了上来。看着垃圾袋里的“战利品”越来越多,湖面也变得越来越干净,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最让我难忘的是体验了用扁担挑运垃圾。当时我想起了语文课上学的《朱德的扁担》。这根扁担不仅仅挑着垃圾的重量,更挑着我们对西湖的爱和责任。当我挑起扁担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小小英雄,为美丽西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次公益活动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作为“河道美容师”的使命和责任,也明白了通过自己的双手为环境改善做出贡献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商报小记者(天水小学)孟子珩

筑西湖绿色新颜

上周日,我参加了商报小记者实践营组织的环保活动,跟着竹书鸿爷爷及其志愿者团队一起担任了一回“河道美容师”。竹爷爷是全国有名的河湖卫士,他带着我们小记者一起,让西湖变得更美。

我们清理的是花港观鱼那里的荷花池。竹爷爷首先给我们讲解了“水韵西湖365”志愿活动的由来,并告诉我们,每天很早很早,就有人开始保护西湖,让市民和游客看到干净漂亮的景色。他们以实际行动守护着家乡的河流,用汗水和爱心为河道披上了一层崭新的绿装。

准备开始干活啦!竹爷爷给我们讲解了清理河道要注意的事项后,我们带上工具,拿起垃圾袋,沿着河岸找垃圾,同时打捞西湖里的树叶和枯荷叶等垃圾。在花港观鱼的荷花池里,我们还看到了在水里漂浮着的柚子,大家齐心协力,把柚子打捞了出来。大家收集起来的一袋袋垃圾,就是我们此次的劳动成果。使用竹爷爷贴心准备的小记者专用扁担,我们还体验了一把挑扁担,体会志愿者们的辛苦,也感受到了肩膀上的沉重的责任。

竹爷爷告诉我们,环保不只是说说而已,是要真的去做,每个人都可以从小事做起,为环保出一分力。我也要告诉大家,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出一分力,我们的西湖就会一直清澈美丽,成为大自然最美的风景线。最后,竹爷爷给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小记者发放了一枚“水韵西湖365”徽章。当徽章别到胸前,我觉得特别自豪。

商报小记者(东园小学)吴金灵

又一次体验河道美容师

1月5日一大早,我又来到了美丽的西湖花港观鱼,再来当一回“河道美容师”。上一回我才一年级,加入商报小记者实践营没多久,很多事都懵懵懂懂。这一回再来,我已经是一名颇有社会实践经验的小记者啦!

集合时再次见到了竹书鸿爷爷和他的家人。这一次,我仔细聆听了竹爷爷对这个活动的介绍。原来我们这个时候看到的西湖如此干净美丽,是因为他们在当天更早之前就已经清理过了。每天早上五六点,竹爷爷带着民间护河志愿者,从花港观鱼公园北面沿湖水域至苏堤望山桥,沿路用打捞兜和垃圾钳清理掉湖面和路上的垃圾腐叶。

活动开始,我还是挑选了一个打捞兜,来到一片枯萎的荷叶池边,想像上回一样打捞枯莲蓬,捞了几下发现已经没有莲蓬了。竹爷爷在边上说,莲蓬已经打捞得差不多了,现在主要是打捞落叶和腐烂的水草,如果遇上晚上刮大风,那第二天湖面的落叶会非常多,得及时打捞起来。然后,我就来到一大片广阔的湖边,专心打捞湖面的枯树叶,很快一个大的垃圾袋就被装得满满的了。

活动最后,竹爷爷给我们展示了专门写着“每日商报小记者”的扁担。竹爷爷说:垃圾多的时候得有1000多公斤,用扁担挑可以轻松很多。话音刚落,竹爷爷麻利地把几个垃圾袋一收拾,绑在扁担的前后两端,快速小跑起来。妈妈让我一直跟在竹爷爷后面,但竹爷爷的速度真的太快了,我连走带跑才能跟得上。竹爷爷带队护河已经1600多天,几年如一日的清理工作,日走万步,让他的身体变得倍儿棒!

每次来西湖参加志愿活动,我都感叹西湖的美。而这样的美丽背后,是因为有这样一群美丽的守护者。

商报小记者(长寿桥岳帅小学)陈远清

保护河道

早晨,明朗的阳光照在我小小的脸上,让我觉得非常温暖。今天我要参加一个清理河道的活动,我心里真是又紧张又开心。

到了花港公园后,河长竹爷爷向我们介绍这项名为“水韵西湖365”的公益活动,他们已经风雨无阻地坚持了一千多天了。

拿上清理河道的工具夹子、网兜和垃圾袋,我们沿途清理河岸的垃圾。我们主要捡的是烟头、塑料泡沫、废纸和零食包装袋。不一会儿,我的垃圾袋里已经沉甸甸的了。

我们通过身体力行让湖水变得清澈,这次公益活动真是意义非凡啊!

商报小记者(杭州长寿桥小学)许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