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想为翼 智敬未来

比亚迪以“技术护城河”应对行业内卷

2024-12-26

商报记者 郭雨昕

在路上看到比亚迪,车尾的标语总是格外醒目——“Build Your Dreams”(成就你的梦想)。这不仅仅是一个LOGO,更是比亚迪企业精神的真实写照。2024年,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比亚迪以技术创新为矛,突破内卷,稳健前行。

在今年的前11个月,比亚迪的累计销量已经达到了375.8万辆,同比增长40.0%,提前完成了年初定下的2023年120%的销量目标。这是中国汽车历史上单一车企从未实现过的壮举。

从最初的电池制造商,到如今的世界级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比亚迪以“敢想敢干”的精神高歌猛进,用一次次的技术突破,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人的技术强国之路。

梦想起航:从电池到汽车的跨越

比亚迪的故事,始于对电池技术的深厚积累。早在20世纪90年代,比亚迪就开始涉足电池制造领域,凭借卓越的研发能力和品质控制,迅速成长为全球领先的电池供应商。

然而,比亚迪的梦想并未止步于此。2004年,在北京车展的舞台上,比亚迪推出了ET纯电动概念车,展示了比亚迪对未来电动车技术的深刻洞察,更标志着比亚迪正式踏上了造车之路。当时,比亚迪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四个电机独立控制四个轮子,实现车辆原地掉头。

20年后,随着全球首个量产的四电机独立驱动技术——易四方的发布,这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终于成为了现实。搭载在仰望首款车型U8上的易四方技术,不仅实现了汽车动力架构的全面革新,更让比亚迪圆了时隔20年的技术梦想。

梦想成真:以技术护城河突破内卷

到了2024年,行业竞争的战火不断升级,内卷趋势愈演愈烈。比亚迪深知,真正的竞争不应是低层次的价格战或营销战,而是技术和品质的较量。强大的工程师团队,帮助比亚迪建立起技术的“护城河”,突破内卷。

今天的比亚迪,已经拥有了11大研究院和9万多名工程师,研发投入累计已超千亿。累计申请专利超4.8万项,2023年申请专利超6700项,平均每个工作日申请27项。

回顾近几年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2020年,比亚迪推出了刀片电池,背后是坚持了18年的磷酸铁锂技术路线;2021年,比亚迪推出了DM-i超级混动,背后是其坚持了17年的插混技术路线;2021年,比亚迪推出了E平台3.0,背后是其坚持了14年的电动车平台化路线;2023年,比亚迪推出了易四方,实现了其19年前的四电机的创想;2024年,比亚迪又推出了天神之眼、云辇、璇玑架构、第五代DM、易三方等。

工程师们撑起了比亚迪的技术高山,巨量的专利也构成了比亚迪的“技术护城河”。在技术上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终于让比亚迪迎来了技术大爆发的时代,也终于让其等到了市场的拐点。

2023年销量已经超过了300万台,得到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也使我国汽车工业40年来自主品牌第一次实现了对国外品牌的超越。2024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积的销量已超过1000万辆。预计今年全年销量有望突破400万辆。

梦想升级:对健康竞争环境的呼唤

内卷并非全然是坏事,它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创新和进步,加速了行业的整合和升级。然而,一些人借“内卷”之名,行抹黑车企之实,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更破坏了消费者对整个汽车行业的信任,进而威胁到整个行业的正常发展。

比亚迪深知,只有当企业在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中竞争,行业才能够进步,消费者才能受益。早在2021年,其就推出了清朗行动,悬赏5万-100万打击黑公关。 而后,在2022年6月,比亚迪更是将奖金提高到5万-500万元,并且这一行动长期有效。

从初出茅庐的敢想敢干,到全球新能源销冠,比亚迪用实力突破外企垄断。然而,仅靠比亚迪成就不了中国汽车,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是一场多品牌、多领域协同作战、共同努力的结果。车企间应当共同携手,让中国汽车产业在健康、理性、公平的环境中继续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