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记者们走进菜场调研

小记者们制作的蔬果“身份证”摆放在摊位上
商报记者 徐敏月
提出问题、蔬果摊位实地调研、交流讨论、制作蔬果身份卡、蔬果身份卡被摊位采用……上周末,每日商报小记者实践营携手熊猫妈妈公益导师团队开展了一场关于“如何帮助市民更好地选择蔬菜水果”的PBL项目式学习。
小记者们通过实地走访,发现产品名称、价格、营养价值、适宜人群和食用搭配,是选择蔬果的关键。为此,他们分组完成了蔬果身份卡的制作,并最后应用到了菜场的蔬果摊位上。
活动过程中,小记者们不仅学到了蔬果相关知识,还通过项目式学习锻炼了创造力、领导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计划和执行的过程中,直观地面对了生活中可能会被忽视的问题,并提高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小记者投稿
我给蔬果做“身份证”
每个人都有身份证,上面记载着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住址等。如果蔬菜水果有身份证,该记载些什么?
我们小组取名“水果小队”,我是小组里年龄最大、年级最高的,最小的是两个一年级的小妹妹。我们每人写下了一个问题:“蓝莓是怎么长大的?”“茄子含有哪些营养成分?”“樱桃几个连在一起好?”“桃子吃了会不会拉肚子?”“西瓜是低糖还是高糖?”
接着,我们去了蔬果市场,实地观察并请教蔬果店老板,了解真实情况。我们发现大部分蔬果没有明确标注其营养成分和适宜人群。因此,我们开始提出解决方案,比如,可以在蔬果身份卡上增加记录蔬果的适宜人群、营养成分(如维生素、花青素、各种微量元素等)。
最后,我们在AI的帮助下,给自己心仪的蔬果定制了一张独一无二的“身份证”。“身份证”主要包含四部分内容:蔬果名称、“形象照”、营养价值和适宜人群。最“吸睛”的莫过于它们的“形象照”,经过AI处理,每种蔬果的“形象照”都很酷,有的像怒目金刚,有的像披头士,有的像卡哇伊的娃娃,有的像万能的“表情包”……无不让人过目不忘,见之心喜。
商报小记者(长青小学)李含夏
蔬果想要“身份证” AI助它顶呱呱
我们被或随意或整齐地摆在菜市场里。路过的人们总是不甚在意地左看看右瞧瞧。我们争先恐后地大声吆喝:我营养超多!我多汁美味!可人们却因听不着而置之不理。所以我们向世界发出强烈要求:人类都有身份证,我们也要有!
偶尔,店家会给我们简单画一个身份证,但是吸引力不够。现在一个聪明助手诞生,它叫——AI智能。只要告诉它我的名字,就能出现我的一系列介绍。更神奇的是,AI还能帮我闪亮换装。你瞧:土豆小弟张开翅膀,咧着嘴在空中弹跳;玉米大哥戴上眼镜,阅读四书五经;草莓阿妹穿上华丽的礼服,自信满满走上T台;白菜两姐妹笑盈盈地坐在桌上……有了这些一下子就能吸引住眼球的外表,我们的热度大涨,再加上身份证上详细列明的营养价值,搭配做法和适宜人群等,人们很快就能开开心心地选好自己所需的蔬果啦!
商报小记者(杭州市福山外国语小学)王知语
给蔬果做名牌
你知道超市大促销时蔬果上面的牌子要写什么吗?你知道超市里让你买水果的广告里由什么组成吗?
日前,我作为商报小记者体验了如何给蔬果做名牌。我们先来到了一个菜市场。卖水果蔬菜的叔叔阿姨们告诉了我很多新奇的知识:如何分辨春笋和冬笋?娃娃头菜长什么样?他们还特别强调,名牌上面要标价。当然,蔬果名牌不只有价格,还必须要有名称,还可以标注产地、口感、甜度、营养成分等。
比如有一张名牌是这样写的:大家好,我是一颗蓝莓。我头上的名牌上画着一个萌萌的、可爱的、睁着大大眼睛的蓝莓。边上写着我的名字——蓝莓。我富含花青素,能帮助你抗氧化,保持年轻。
接下来就该自己动手做一做蔬果名牌了。我们每个人都挑选一种水果。老师帮我们打印蔬果的介绍,包括它的名称、样貌特点、优点、营养价值等。光有文字介绍显然还不够生动,于是我们还用AI生成了图片。
比如我的AI图片就是浓眉大眼咧嘴笑的“香蕉美女”。AI生成图片让这个活动的氛围达到了高潮,相当有趣。我试了好几次,有时候画出来相当离谱,让我捧腹大笑。
商报小记者(采荷二小)沈忻瑶 指导老师:戴娅军
蔬果也有身份卡
日常在农贸市场、菜市场买蔬果时,要考虑蔬果的搭配、营养,这让我们很头痛,也觉得很麻烦。如果我们给蔬果制作一张属于它们的“身份卡”,那岂不是一目了然,很方便啦!
近日,我来到位于明桂社区的熊猫妈妈工作室,以“PBL”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制作蔬果身份卡。
首先老师给我们分成了4个小组,选出了小组长、计时员、管理员、汇报员和记录员,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我作为管理员,配合老师管理好器材。
接着我们排好队来到了东明综合农贸市场进行调研。老师又把队伍重新排列了下,分成了水果队和蔬菜队,去不同的摊位向摊主咨询,调查蔬果相关信息。比如,蔬果身份卡上要有哪些元素、蔬果身份卡上可以画画吗?调研完毕,我们又重返教室,把数据、问题进行归纳、整理,还用AI制作了非常惊艳的蔬果身份卡。
商报小记者(三墩小学)胡新远
蔬果奇遇记
在色彩斑斓的蔬果世界里,隐藏着怎样的营养秘密?苹果为何被誉为“智慧果”?菠菜与豆腐的搭配,是营养加倍还是禁忌?12月14日,我踏入明桂北苑社区,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蔬果奇遇记”。
当清晨的阳光洒遍社区每个角落时,我们被分为“水果队”与“蔬菜队”,带着对蔬果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踏进了菜市场。面对琳琅满目的蔬果,我们化身小侦探,穿梭于摊位间,用好奇的眼睛和渴望知识的心,向摊主们抛出一个个关于营养与搭配的谜题。摊主们不仅耐心解答,还分享了不少挑选蔬果的小窍门。
随后,一场AI创意盛宴拉开帷幕。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用AI软件绘制出一张张妙趣横生的蔬果图片。我的“人工合成芒果”图片尤为耀眼,光芒四射,在虚拟与现实间架起桥梁。芒果的身份信息跃然其上,仿佛诉说着自然的奇迹与科技的魅力。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为蔬果量身定制了电子身份卡,更在探索与合作中,收获了知识的果实与团队的力量。原来,蔬果的世界也如此奇妙。
商报小记者(天水小学)宋浩然
蔬果身份卡大作战
说到蔬果,住在城市里的我们总会有许多千奇百怪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连蔬果店老板也无法解决。
日前,我参加了“蔬果身份卡大作战”活动。首先,我们在小队内进行分工,我是记录员,负责记录。树懒老师让我们梳理问题清单,提出自己对蔬果的问题和疑问,写在小便签上,为去菜场中提问题作好准备。
接着,树懒老师带着我们前往菜场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采访了一位蔬菜店的老板,问了许多关于蔬菜的问题,还问了一些蔬菜的价格。最后,树懒老师带领我们完成了蔬果身份卡设计,不仅有萌萌的蔬果图片,还有蔬果营养价值、适宜人群等信息。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赵诗城
好看好用的蔬果身份卡
粮和豆类、蔬菜和水果、奶和奶制品,以及禽、肉、鱼、蛋,这四类食物构成了我们每日的膳食,这就是食物金字塔。而我们要给位于“金字塔”第二层的蔬菜和水果做一张身份卡。
我们分成各个小队,每个队员在团队中担任一项任务。我是小队记录员。随后,我们来到菜市场,实地听取菜市场热心的摊主给我们介绍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蔬菜,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蔬菜水果的特点、营养价值等,还要给水果蔬菜们拍照。大家在菜市场都积极提问,场面可热闹了。
结束调研后,我们回到了教室中,开始为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或蔬菜制作身份卡。写上关于它的营养价值和特点,配上图片,一张可爱的蔬菜水果身份卡就做好了。听说我们制作的蔬果身份卡还被菜市场摊主用上了,来买菜的市民只要看一看卡片就能更好地了解购买的水果和蔬菜啦。
商报小记者(采荷二小)徐嘉琪 指导老师:何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