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 科技兴安

管道公司谱写综合管廊智慧运维新篇章

2024-12-13

什么是地下综合管廊?

地下综合管廊是集水、电、燃气、通信管线于一体的地下走廊,各类城市基础设施管线在廊内整齐排列,源源不断地为城市运行输送能量,被誉为城市的“生命线”。

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意义:

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加强了地上地下空间的立体开发,有效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既有利于盘活土地资源,构建城市和谐的生态环境,也是消除“蜘蛛网”和“拉链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城市更新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与维护规模不断扩大,其运维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行,关系到群众的点滴生活和切身利益。早在2016年,杭州就成为第二批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在建设里程、运维数量、政策制度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杭州市地下管道开发有限公司(杭州城投综合管廊有限公司)作为杭州市地下综合管廊统一运维管理单位,目前负责运维杭州市内外地下综合管廊25条,总长度达到69.48公里。如何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稳定运行成为了管道公司的首要任务,传统的巡检模式存在人工成本高、巡检效率低等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管道公司梳理运维的痛点难点进行科技赋能,研发了“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及应急指挥系统”。

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及应急指挥系统是一款致力于多终端物联网设备深度融合,实现地下综合管廊数字化运维新模式的智慧系统。通过增加廊内无人机、NFC模块定位等各类物联传感设备的方式,构建“标准化”“信息化”“智慧化”的管养生态,在APP端实现运维巡检、业务审批、维修记录等全流程管理。该系统集聚“三大亮点”,大大提高巡检效率,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安全运维系数,保障城市“生命线”平稳运行。

以全长5.35公里的德胜路地下综合管廊为例,按照运维标准要求,需10名巡修人员相互配合完成日常工作,而在智慧系统的加持下,配置8名巡修人员即可达到标准化运维水平,整体节约人工成本15%以上。

1 软硬件结合 构建管廊调度指挥“新视角”

综合管廊运维调度指挥平台包含基础资源服务、业务应用、移动端应用、后台管理等功能,可以总体了解综合管廊的各项运行情况,包含管廊公里数、设备设施运行状态以及运维人员工单执行情况。系统内建立的管廊运维标准化作业流程,可自动对综合管廊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并生成系统的巡修、巡检、保养台账,从建设、验收到运维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实现数字化运维。

当廊内发生紧急情况时,启动应急指挥系统,可实现人机协同、多端协作功能,通过车载摄像头、无人机、人员单兵执法仪等各类设备实时传输现场画面,帮助应急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一线情况。同时各设备接入流媒体,在系统内可以实现多方视频通话功能,帮助应急指挥人员合理调配资源,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例如发生火灾时,传统处置模式下,应急人员需尽快进入廊内现场查看火情,再进行必要的处置操作,现场视线较差且处置存在一定安全风险。通过应急指挥系统的应用,应急人员无需进入廊内,可远程操作无人机搭载相关设备进入,代替人工完成现场情况巡检,同时结合平台实时数据,为应急处置工作打开全新的视角。相较于人工探查,系统反馈的现场情况将更加清晰、更加精准,极大地降低应急处置的安全风险,提高处置速度。

2 系统实时监控廊内情况,识别到异常行为时平台将跳出红色警报,并持续进行跟踪。

感知与决策融合

打造综合管廊安全“新护盾”

系统通过内部图像数据应用异常行为监测算法,能够在管廊低可视度的环境下准确识别非廊内规定人员的侵入行为,24小时监测运维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执行情况。当运维人员在廊内出现不规范操作、错误操作以及可能存在的暴力破坏等异常行为时,系统会精准识别,并第一时间发出警告。同时系统将实时跟踪与定位廊内存在的外来物品,及时发现并分辨易燃易爆物品、巡检人员遗留工器具等。

原有的视频巡查方式是依靠运维人员肉眼观察,在上千个视频画面中寻找异常情况,对运维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观察不够仔细时难免有问题遗漏或发现不及时的情况发生。该系统可以通过图像分析及AI算法准确捕捉到人、物、环境等的异常情况,实时检测管廊运行情况,大大地提高了巡查准确率。发现异常后,系统将灵活、自适应地智能生成相匹配的安全保障及处理方案,筑牢综合管廊安全新护盾。

3 构建知识图谱 实现管廊数据要素“新价值”

地下综合管廊运维知识图谱构建了针对综合管廊设备异常的知识库,整合维护日志、行业标准与专家经验,是一种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综合管理系统。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运维人员通过知识图谱搜索关键词,查询到知识库内关联的信息,包含维护日志、行业标准与专家经验,并生成高效、精准的维修方案,为维修处置工作提供专业依据,极大提升运维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可以说知识图谱就是运维人员的“智慧大脑”。地下综合管廊运维知识图谱的应用,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城市管理理念的革新,更是增加运维人员知识储备的有效方式,它为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与决策力,开启了地下空间管理的新篇章。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管道公司一直聚焦城市基础设施的智慧化建设与发展,重点针对城市管网、管廊等地下空间感知及智能运维领域的科技创新,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及省、市QC成果奖项。管道公司研发的智能井盖、智慧管网水平衡系统、城建e管家平台等科技产品,受到广泛好评。

为深度优化管廊运维效能,筑牢城市安全防线,紧密契合智慧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管道公司携手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创立了智慧城市数字地下空间产学研联合实验室,聚焦于管廊运维领域的多个前沿课题,在探索地下管廊智能化管理与创新应用上迈出坚实的一步。展望未来,管道公司将持续深耕智能科技领域,以数据为驱动,以技术为引领,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总结和完善地下综合管廊运维的“杭州经验”,将“杭州智慧管廊”打造成城市内在金名片,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管理向现代化迈进,为杭州智慧城市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