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炒鸭

梭子蟹炒蛋
每满/商报记者 陈慧怡 摄影/视频 梁梦澄 郝蕴
狮虎桥路位于武林商圈内,距离西湖景区仅一步之遥。虽说只有短短284米,狮虎桥路却大有逛头。这里老店新店迭迭更替,小吃店、咖啡馆、杭帮菜应有尽有,尽管题材大多相似,但不同的装修风格又仿佛有种开盲盒的期待感。
步行十分钟就能抵达西湖 狮虎桥宋代时名师姑桥
狮虎桥,宋代时名师姑桥。清康熙《仁和志》:“师姑桥,亦名狮虎桥。”桥跨清湖河(浣纱河)上,桥原位于狮虎桥路和狮虎桥河下交叉处,附近有贞节牌坊。清学士陈缄安居桥北,其室称“惜阴书屋”。
狮虎桥或师姑桥,四五十年前,在杭口音里,兼容的,也是含混的。桥,不过十来步长,两部钢丝车勉强可以交会的宽度,是百井坊巷的一端。桥下流水,载得小船,见得小小鱼群,随波逐船,往武林门而去。 1974年填浣纱河改建成道路,底层设有排水渠,中部为拱形混凝土防空洞,狮虎桥毁。
如今的狮虎桥,承载着老杭州许多难以割舍的回忆。狮虎桥现为区片名,泛指武林路中段,狮虎桥河下及凤起桥河下一带。
狮虎桥路4-1号的一家饭店,叫23号墙门菜,可以说是不少杭州人的“西湖食堂”。“墙门”这个词在杭州话里,就相当于北京的四合院,是邻居们一起生活和聊天的地方。墙门菜,就是这些大宅院里的人们平时吃的家常菜。
23号墙门菜负责人张女士告诉记者,这家店铺最早是开在戒坛寺巷里,到今天也有十多年了,四五年前搬迁到了狮虎桥路,今年在武林路上也开了分店。 店内墙上绘制的图案生动地再现了过去的生活场景,这些场景都是取自戒坛寺巷的旧时光。张女士解释说,这些装饰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坚守传统,做正宗的老杭帮菜。
主打家烧杭帮菜的小馆子 是不少杭州人的“西湖食堂”
记者点单的时候,张女士特别向记者推荐生炒鸭、抱腌菜笋片鲈鱼。生炒鸭用的鸭子先要经过两小时的慢炖,确保肉质充分吸收汤汁的精华。鸭肉炖煮完成后,再进行红烧入味。抱腌菜笋片鲈鱼,每一条鲈鱼都是在客人点单后现杀现烧。鲈鱼刺少且肉嫩,鱼肉浸润在汤汁中,夹起一口鱼肉入口,可以感受到裹满汤汁的鲜。
梭子蟹炒蛋,是当下的时令菜,张女士说这道菜也是很正宗的杭帮菜烧法,这种做法能够让梭子蟹的鲜美得到最大程度地保留。梭子蟹裹上一层薄薄的蛋液,然后放入热油中轻轻煎炸,这样可以让蟹肉变得更嫩。再把煎好的梭子蟹和特制的汤底,用小火慢慢煮,让蟹肉充分吸收汤底的香。
煮好的梭子蟹搭配上这样的汤底,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而且,这个汤底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可以用来泡饭。于是记者尝试将汤底淘到米饭上,轻轻搅拌一下,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虾仁臭豆腐这道菜,是采用红烧的方式,让臭豆腐散发出独特的香气,虽然闻起来有些刺鼻,但吃起来却别有一番风味。口感是咸中带甜,将虾肉臭豆腐舀上一勺,淋在热腾腾的米饭上,那浓郁的香味与米饭的软糯完美融合,每一口都让人食欲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