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们的孝顺“女儿”陈思晓

2024-10-22

陈思晓和抗战老兵方政爷爷合影

陈思晓和小伙伴们一起给抗战老兵送慰问品

陈思晓和抗战老兵方胜爷爷在一起

撰稿 童立进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的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为铸就伟大的抗战精神作出了重大贡献。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在和平的今天,我们不敢忘记、也不能忘记先辈们的付出和牺牲。在那个特殊年代,挺身而出于枪林弹雨中拯救民族危亡的抗战老兵们,有不少在抗战胜利后深藏功名,有一部分由于各种原因一度陷入生活困难。即使这些老英雄自己淡泊名利,作为后人我们又怎么可以忘记他们的功业呢?第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陈思晓,就是一个坚定选择永不忘记的人。

缘起

上世纪70年代初出生的陈思晓,是个运动爱好者。

大约在2007年,她加入了一个爬山的驴友QQ群,成为一名活跃的爬山爱好者。当时她使用的网名是“雨中的伞”,因此被网友们称为“伞姐”。

有一天,一位南京的驴友联系“伞姐”,说要来杭州爬山,想邀请她当向导。一向热心的她欣然答应,允诺想办法在淳安当地找个熟悉路况的人带路。

那位南京驴友不久后就带着一群小伙伴去爬山了,“伞姐”也没食言帮忙在淳安找了带路的人,并且抽时间陪他们一道进了山。南京驴友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一路走一路拍,看到山里破旧的房屋,越往山里走越感慨:真没想到经济发达的浙江,山区居民的条件还这么差。

当地向导坦言:这还不是最差的。“最差的能差到什么程度?”“那我带你们去看看吧。”

期间,一行人坐上一辆三轮车,一路颠簸到达了一个小山村,被带到一位老爷爷家。这位老爷爷家真可谓家徒四壁,不要说没有像样的家具、电器,就连房子破旧也是摇摇欲坠。同行的驴友有人背了一个军用黄书包,引起了屋主老爷爷的关注。

“你也当过兵?”他试探地问道。得到否定的回答后,他自言自语说:“我可当过兵,还打过鬼子。”

众人面面相觑,赶紧让老爷爷坐下,详细讲来。

原来,老人名叫吴金贵,家里有弟兄三个,他排行老二。日本人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后,当时的国民政府到村里动员征兵抗日,他们家三个儿子必须要去一个,大哥即将结婚,小弟年龄尚小,他不得不自告奋勇穿上军装。面对生死离别,父母哭得一塌糊涂,他却说:放心吧,当兵就有饭吃了,就饿不着了。说是这样说,他心里却在打鼓:去打仗,肯定要死了。

老人参加的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方先觉(1905-1983年)是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方先觉率领第十军,苦守衡阳,日本动用了全面侵华战争以来最多的兵力,方先觉指挥第十军官兵守卫衡阳城达47昼夜,创下了抗日战争中最长的守城纪录,以伤亡15000人的代价击毙击伤日军7万余人,直至阵地全毁,伤亡达70-90%才被迫放弃。

回想战场上的九死一生,老人潸然泪下。不过所幸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了,他还活着。部队给出政策,不愿意继续当兵的,给银元可以回家。老人记挂父母,也想着出发前有人给他介绍过一个漂亮的女朋友,拿上银元就可以回家结婚了。他从武汉出发,一路步行,边走边问路,终于在银元差不多花光的时候,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淳安老家,并从此尘封了那段烽火岁月。

结婚,生子,老人的人生重归了往日的平静。不幸的是,老人唯一的儿子8年前生肝癌去世了,家里不仅因病致贫,老人晚年也只能依靠孙子养老。一行人听完老人的故事唏嘘不已,颇多感慨。

那时候还没有朋友圈,“伞姐”就将这次见闻记录下来,发到QQ空间。记录的时候,她也没多想,只是觉得自己应该记录下来。让她完全没想到的是,她的QQ空间留言纷至沓来:“伞姐,我想为老人捐款200元。”“我想捐100元。”还有人通过邮局直接汇款过来帮助老人……

前前后后,“伞姐”收到1800元捐款。几个驴友一商量,决定派“伞姐”为代表,将网友们的爱心送到老人手上。

“伞姐”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她意识到责任重大,一定要把这份网友的爱心传达好。她从杭州汽车西站坐大巴到淳安县城,再转乘中巴,最后换边三轮才到达老人所在的乡镇。在镇上,她帮老人买了煤气灶、大米、食用油、被子等生活用品,找了一辆摩的带她去了老人家里。

老人再次见到“伞姐”,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他说:“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人看望过我,这是第一次,而且还是因为我曾经当兵打鬼子,我太感动了。”

临走时,“伞姐”把身上仅有的几百元钱全部掏出来给了老人,老人送出很远很远。

回到杭州,“伞姐”就在想,老爷子打过日本鬼子,至今还健在,那还有没有其他抗日老兵还在世并且需要帮助的呢?

她在网上不断发帖寻找线索,拉开了她和小伙伴们“关爱抗战老兵”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