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礼立身 小小文明劝导员行古礼谢师恩

2024-10-16

商报记者 徐敏月 通讯员 李秀群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知书达礼、彬彬有礼、礼尚往来等和礼仪相关的词汇在我们生活中俯拾皆是。现代文明要求我们要懂得基本的社交礼仪、餐桌礼仪、待客礼仪,内化于温和谦逊,外显礼貌热情。

日前,长青小学在杭州孔庙进行了成长礼活动。同学们纷纷化身文明礼仪劝导员,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中华礼仪之魅力。

劝导员投稿

礼仪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古代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合称五礼。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嘉礼主要是饮食之礼;婚、冠之礼;贺庆之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凶礼则是哀悯吊唁的忧患之礼。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参加了中华传统礼仪——成长礼。我们来到杭州孔庙。说到孔庙,就不得不说一下“至圣先师”——孔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倡导的中心思想是“仁”和“礼”。成长礼开始了,我们整理好衣冠,左手搭着右手肃立,然后,我们左手搭右手,与额头对齐,郑重拜了孔子、老师们,以示求学之心。老师则为我们点上“聪明痣”,祝福我们开智启慧。后来,我们还拿到了爸爸妈妈写给自己的信,很多同学看完后都热泪盈眶。这是第一次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不一样,那大概是人生道路上的新滋味了吧。这次成长礼,让我意识到:我长大了,要勤奋学习,尊敬师长。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经过一次次洗礼,越来越闪亮。可现在,人们沉浸在网络里,完全忘了那些传统礼仪,希望人们能够重新重视传统礼仪,做一个文明人。

杭州市长青小学 晏晨麒 指导教师:李秀群

感师恩,敬孝悌

坐上车,从学校一路南行。正逢杭城金秋十月,街道两旁的桂树已悄然开放,星星点点的鹅黄点缀于绿叶之中,煞是好看。咱们的车就在甜甜的花香中畅行,不多时,便来到了杭州学子的学业祈福之地——孔庙。抬眼望去,庄严肃穆,但仿佛又散发着浓浓的书香味儿。站在孔庙大门前,想起曾在书中看到过,大门门槛必须跨过去,不能踩在上面。想到这里,我赶紧抬起右脚用力迈了一大步,一脚横跨,顺利通过。

成长礼前,我们需要统一换上汉服,红色的衣襟,黑色的长袍,宽大的衣袖。在老师的帮助下,一个个身着汉服的小学生出现了,整齐的方阵,一眼望去,很难分清谁是谁。接着在孔庙的广场上,咱们的成长礼仪式正式拉开了帷幕。

首先是行鞠躬礼。所谓的鞠躬就是双手相扣,举至额前,弯下腰行礼。我们面向孔子的雕像,深深地鞠了三躬。接着就是整理衣冠,大家把双手平放在头顶扶正帽子,之后正衣襟、腰带,最后双手相扣放于腹前,各个肃立。此刻,我明白了鞠躬和整理衣冠不仅是仪式的一部分,更是对我们如何做人的深刻教育。

接下来是点朱砂环节。当老师拿着蘸着红印的毛笔在我额头上点下一个红色圆点时,我感到十分自豪。朱砂的红色代表智慧和活力,点朱砂寓意着开启智慧之门,希望我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勇往直前。这一刻,我突然感到一股神秘的自然力量推动我前行。

虽然成长礼结束了,但额前的朱砂在阳光下显得格外亮眼,它照耀着我,将伴我踏上成长之路:知礼懂礼,感师恩,敬孝悌。立于朵朵怒放的金桂下,再次闻到了那甜甜的香味儿,我,信心满满!

杭州市长青小学 董明朗 指导教师:宋燕敏

弘扬传统文化,做中华好少年

听老师说,杭州孔庙是南宋时期的最高学府,是文人们的梦想。到了孔庙门口,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朱红色的墙,门口有两根又粗又高的柱子,大门上方有块蓝底金边的牌子,上面写着“大成门”三个大字。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队跨过大成门继续往里走,来到了大成殿,参观了孔子和他的学子像。参观后老师为我们取来了汉服,我们纷纷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整整腰带,一时间大家又新奇又自信,晃晃头上的帽子,又摸摸宽大的袖口,原来古代的服饰是这么潇洒飘逸,大家仿佛都回到了古代,成了古代学子,好不热闹。

随着主持人一声提醒,我们双手交叉放在腹部,昂首挺胸地站在殿前,仪式开始了!只听主持人一声“肃衣冠!”我们连忙检查帽子是否戴正,领子是否整齐,腰带有没有系紧;“拜孔子!”我们又手举至头顶,向孔子像三鞠躬。随后主持人请学生代表上台,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并讲解了人字的意义:一撇一捺虽然简单,想做好却不容易,需脚踏实地、堂堂正正做人。

在这样神圣庄严的地方举行成长礼,我收获颇多:我感受到了中国统传文化的伟大;我懂得了着装大方得体,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借“人”说理,教育我们做一个正直、善良、有修养的人。

杭州市长青小学 宋欣钰 指导教师:陈华英

礼之力量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孔子曾经把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和对高尚道德的渴望,寄予在一个“礼”字当中。自古以来,我们就拥有着各种隆重的礼仪。上周,我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盛大礼仪——成长礼。

成长礼是四大礼之一,也称开学礼。有着击鼓明志、洗手静心、描红开笔等仪式,蕴含着老师对学生的殷切期盼和对学生做人要堂堂正正地教导。

满城飘香的秋日里,我怀着激动和尊敬的心情来到了杭州孔庙。我们正衣冠,换上汉服,老师为我们整理好衣服和头发。我们对着孔子与老师们作揖,向他们祈求智慧。接下来,有一个大大的“人”字映入我的眼帘。“人”这个字笔画简单,两笔写成一个人字。正所谓“人有长处和短处,我们需要取长补短。”

来到了“朱砂开智”环节,吴老师庄重地用毛笔在我们的额头点上一颗红痣,从此开启智慧,在往后学习的日子里,一点就通。我内心一点点喜悦变成激动,感到了老师对我满满的期望。

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读一封家长写给我们的信。我们慢慢拆开了信封,见字如面,大伙儿顿时都安静了,仔仔细细读着爸爸妈妈们给我们的每一个字,有的同学眼圈有些发红,有的同学泪珠像断了线的珠子……我一字一句地读着,读懂了爸爸对我的话,明白了我要勇敢向前,要感恩老师的教诲,爸妈的养育,同学的陪伴。

成长礼结束后,我手里捧着爸爸写给我的信,心中充满了无限感慨。传统文化不仅仅是那些古老的艺术形式和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力量在推动着我,是一种能够勇往直前的力量。

杭州市长青小学 陆芃熙 指导教师:吴素娟

古礼之旅(节选)

老师先简单地教给我们几个古代行礼的动作。肃立时,双手交叉握住,紧贴小腹;鞠躬前,双手交叠握住,放于额前;鞠躬时,双手叠握于头顶前方,跟随着身体向下弯曲,身子要呈90度才算行礼到位。行礼非常重要,代表学生对老师的敬重。

我肃立着,带着无比尊敬之情,静等着老师为我朱砂开智。老师一手托着朱砂盘,一手提着文昌笔,慈眉善目地走到我跟前。我略微地抬起额头,笔在我额头中心画了个圆点,软软的触感,温柔无比。我从老师明亮坚定的眼神中,感觉到了她对我的肯定与期待。

杭州市长青小学 朱晟杰 指导教师:刘彩霞

难忘的成长礼(节选)

在孔庙大殿外,我们身着端庄肃穆的汉服,排着整齐的队伍,好像穿越到了古时候,觉得既庄重又激动。我们头戴礼帽,整理衣冠,向至圣先师孔子三鞠躬,用传统礼仪祭拜孔子,再向辛勤教导我们的老师三鞠躬,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教诲和无私关怀。

心情最奇妙的是读家长成长寄语环节。那一刻,我有点忐忑又有点期待。忐忑的是想着爸爸妈妈是不是有什么要批评我的,期待的是他们要对我说什么。怀着复杂的心情,我慢慢打开了信封,是满满的两张纸。我认真地读起来。读着读着,我的眼睛就不禁地湿润了。原来我在爸爸妈妈心中是这样的重要,他们是这样的爱我。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和爸爸妈妈一起度过的温馨时刻,心里暖暖的,真的是太幸福了。

杭州市长青小学 翁沚堉 指导教师: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