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旅客指路 劝阻不文明行为

小小文明劝导员 活跃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2024-10-09

商报记者 夏莹 严斐 文/摄

10月6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延续着假日的忙碌,交通中心的B2层人来人往。一群身穿志愿者服装的小小文明劝导员穿梭其间。

他们正在参与由杭州市文明办主办、每日商报承办的“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文明劝导与志愿服务。

在正式上岗之前,杭州市功勋志愿者马翔、杭州机场“温暖畅行”志愿服务队工作人员祝灵璐和罗晗彬在志愿V站对孩子们进行了培训。培训包括两大方面,其一,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志愿者;其二,在熟悉机场各点位具体位置后为旅客提供指引和帮助,面对吸烟、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要进行劝阻。

交通中心每层如何分布?T3和T4航站楼的出发和到达层各在什么位置?往哪儿走能坐网约车?……在有趣的问答和互动中,劝导员们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牢记了服务要点。

接着,劝导员们兵分二路,开展活动。一路劝导员驻扎在交通中心的B2层东侧电梯口,这里的人流量比较大,大多旅客步履匆匆,不过偶尔也会有一些犹豫着停下脚步,这时劝导员们就会热情上前,询问是否需要提供帮助;另一路劝导员在交通中心T4防爆口“守株待兔”,这里路过的旅客相对少一些,但他们并没有闲下来,眼里尽是活儿。看到旅客用完的手推车快步上前,将其归还原位。

劝导与志愿服务时间过得飞快,小劝导员们的小腿已经有些发酸。身体上的疲惫并不能掩盖他们精神上的兴奋劲儿。在总结环节,小劝导员们乐此不疲地诉说着自己参与劝导的细节,以及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或提醒为他人提供了及时的帮助,旅客们的点赞也让小劝导员们心里暖暖的。

该系列青少年文明实践活动还在持续开展中,包含垃圾分类、光盘行动、文明出游、文明养犬等多个主题,欢迎更多的中小学生加入文明的队列,一起点“靓”杭城。

■劝导员投稿

“路痴”志愿服务者

今天我来到了萧山机场,但身份不是一名游客,而是一名温暖畅行的志愿者。

橙蓝相间的马甲、志愿者证、微笑站立……怎么看我都像一名合格的专业志愿服务者。可惜的是,手里的机场指引图成功出卖了我!是的,我才刚上岗,紧急培训了一小时,在这之前是个路痴小白!

我轻松地安慰自己,不就是机场么,我也是坐过很多次飞机的人了,一定难不倒我。然而第一个来问路的人,就打破了我一定能好好指路的幻想。

那是一个带着全家人一起出行的爸爸,他问道:“凯悦嘉轩酒店是往哪儿走?”这下可难倒我了。我手忙脚乱地拿出地面指引图,又花了很长时间找到酒店名称,接着又找了半天我现在的位置,终于得出结论:向前走到2号电梯厅,上电梯2楼,还不忘提醒他们如果还是找不到,可以询问前面其他志愿者和服务台的小姐姐。他们道了声谢,便急匆匆地走了。这声谢谢让我高兴极了,我心想,我还是可以的,我能行。

接下来,又来了不少游客。有的问停车场在哪儿,有的问3号航站楼往哪儿走,还有的问上哪儿去打车,不过问得最多的还是3号航站楼接机去哪儿。当第一次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时,我还紧张地差点指挥到4号航站楼到达层去了呢。

不过经过一小时的志愿者服务后,这些问题我都已经驾轻就熟了,机场这个地方我也似乎一下子熟悉了起来,不再只是那个我出去旅行才匆匆到访的过渡场所。

两小时的志愿服务很快结束,那一声声谢谢始终回荡在我耳边,在心里开出小花,暖洋洋的。我想这就是志愿者的力量吧,帮助别人让自我内心充实快乐,也让每一个来杭州的人体会宾至如归的热情。

采荷二小 沈忻瑶 指导老师:戴娅军

机场志愿者

今天我是一名小小的机场志愿者,带队的是我非常喜欢的马翔老师。马老师简单地给我们讲述了此次志愿者要注意的事项后,就带着我们出发了。我内心既高兴又紧张,高兴是因为我觉得当志愿者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紧张是因为我怕陌生人问我一些我不会的问题。

在直梯旁站了半小时,没有一个人来问我问题,可能是觉得我一个小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吧!我没有气馁,继续站直身体,面带微笑。

这时一个人走过来问我:“请问T3航站楼怎么走?”

“从这里上去后穿过马路,走10号门往前去就是T3航站楼。”我答道。

又站了一会,我发现一个问题:直梯这里排起了小队伍,旁边扶梯却稀稀落落很少人。我忍不住鼓足勇气,对着在直梯这里排队,但手上没有大件行李箱的乘客说:“建议您走旁边的扶梯,比在这等电梯要快些,电梯留给带大件行李的乘客比较好。”说完我内心很忐忑,好怕被训斥。

“好的,我是应该走扶梯,谢谢你的提醒。你真棒!”直到听到这话,我才放下心来。

好几个没带行李的乘客都改走旁边的扶梯了,排起的队伍也消失了。小小的一次劝导,是多么有意义啊!大家都文明出行,交通才会更顺畅。

半山实验小学 程子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