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实习生 龙学聪 记者 吕文鹃)8月15日,喜茶在行业内率先推出“咖啡因红绿灯标识”,对产品咖啡因含量进行分级公示。该标识参考咖啡因人体代谢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对睡眠可能的影响,将喜茶所有产品分为红灯、黄灯、绿灯、无咖啡因四个级别。8月15日至17日期间,喜茶将在门店展开宣传,凡购买喜茶任意饮品的消费者都可领取随单附赠的咖啡因红绿灯标识卡片。
根据喜茶的“咖啡因红绿灯标识”,咖啡因含量<50mg/杯为绿灯,咖啡因含量50~100mg/杯为黄灯,咖啡因含量>100mg/杯为红灯。据喜茶相关数据统计,喜茶目前所有在售产品中,无咖啡因及咖啡因含量为“绿灯”的产品占比约53%,其中包括门店的热门产品多肉葡萄、多肉桃李以及多肉芒芒等鲜果茶,还有两款0咖啡因的产品烤黑糖牛乳波波和黑糖波波真牛乳;咖啡因含量为“黄灯”的产品占比约22%,包含芝芝绿妍茶后、纯绿妍茶等茗茶产品;而咖啡因含量为“红灯”的产品占比约25%,包括美式、拿铁等咖啡饮品。
除了向消费者公开饮品咖啡因含量并提供“咖啡因红绿灯”健康标识之外,喜茶还给出了每款茶饮的建议饮用时间,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茶饮参考信息,能够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咖啡因的耐受程度,选择更加合适的茶饮产品。
从“四真七零”健康茶饮标准到“咖啡因红绿灯”健康标识,喜茶不断创新,将所有在售产品的配方、营养成分和原料溯源信息公开发布,进一步提升了饮品成分的透明度,消费者能够通过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反式脂肪酸、咖啡因等营养成分标识选择更适合自身健康需求的茶饮。
此次喜茶公开茶饮的咖啡因含量并提供建议饮用时间是站在消费者角度发布的重要举措,对此,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目前国内并没有对现制饮品咖啡因强制标注的规定,企业愿意主动标注含量是值得肯定的,不仅能提高消费者知情权,也有助于他们合理安排饮食、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