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报记者/每满记者 侯惠惠
摄影/视频 梁孟澄 刘卓黎
二圣庙前开了家苍蝇小面馆——半浇头,已经热闹了好一阵。店内很小,只有18个座位。爱吃它的人,三天两头往里钻。进门,就是清爽的明档,有的顾客点上一碗半浇面落座,有的则来上一个菜,就一碗饭。
“他们家晚上比中午还热闹,我本来都晚上来吃的,但是生意太好了,现在我改成中午来,一天吃面,一天吃饭,吃不厌,你说奇怪不奇怪。”食客小周说。今天小周的菜单是一碗金牌鳝糊面,再来一盘小炒黄牛肉,“快周末了,吃点好的犒劳一下自己。”
你说半浇头是家面馆,炒菜做得也好,说他是家饭馆,面又好吃。老板于稷奇给出了他的答案:“杭帮面,猛火快炒的浇头单拎就是一个菜,喜欢吃饭就来上一碗饭,喜欢吃面就来一碗半浇面,各取所爱嘛。”
17岁,于稷奇就开始跟着在状元馆上班的父亲于东学烧面,从手工制面开始,一步步学。到今年,已经整三十年。“老杭州看到‘半浇头’这个店名肯定会觉得很熟悉,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半浇面’这一叫法,我取‘半浇头’之名就想表示我们的做法也一直延续传统,具有特色。”于稷奇说。
金牌鳝糊面,是半浇头的招牌之一。结合了杭州拌川和汤面的特点,用的是半汤面的做法,即汤水只占面条的一半左右。“这金牌鳝糊面源自我父亲在状元馆上班时所做的鳝糊面,我把父亲的手艺带到了半浇头。”于稷奇说。
状元馆的老手艺,那肯定要尝尝。中午饭点,环顾店内客人点的面,要了一碗金牌鳝糊面,再加了一碗小炒黄牛肉半浇面。
金牌鳝糊面上桌,首先是满眼的鳝丝。油亮的鳝丝和洋葱铺满了整个面碗,风一吹,被热油激过的蒜泥和胡椒粉的香味一阵阵钻进鼻子,香的嘞。鳝丝入口,滑、软、香,再嚼,紧实的口感随后跟上,一吃就知道是新鲜黄鳝。再慢慢开始吃面,也是一样,入口软滑,和着黄鳝的鲜和微微的蒜香下肚,一碗三两多的面,不知怎么,很快就见了底。
“我们的黄鳝都是当天到店后‘熟划’的。”于稷奇说。“熟划”黄鳝很考验师傅的手艺,黄鳝要煮到刚刚好五成熟,下刀还要果断,要做到膜不掉、皮不破、鳝片完整。
金牌鳝糊面,不愧其名。
再来试试这小炒黄牛肉半浇面。大片黄牛肉吃到嘴里,咸鲜微辣,又是另外一种享受。吃一口牛肉就一口面,待到吃完,面光汤光碗光,舒服。
春秋两季,支个小桌在门口,点两个小菜,再来一碗面,乘乘风凉吃吃面,正是人间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