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战和近战作为人民军队的传统战法,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民军队开始正规化训练之际,毛泽东主席就非常关心夜战和近战。
01
1964年6月15日,在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尖子分队”比武汇报表演现场,毛泽东主席观看完白天战士们精彩的步兵轻武器射击表演后,在耐心地等待着夜幕降临。
忽然,一颗照明弹腾空而起,开启了“夜老虎”连表演的序曲。夜空中,战士们手中武器射出的子弹,好像一条条“火蛇”直扑目标。四面八方射击出来的子弹,组成了一张绵密的火网。毛主席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从座椅上站起来连连鼓掌。
毛主席说:“军队无非是要学会两个东西,一个是会打,一个是会走”“打就吃它一口,吃不了大的吃小的,吃了一口再吃一口”。因此,夜间行军也是训练的重点。
汇报表演中专门设有3000米武装越野项目。夜色隐蔽着士兵们的行踪,他们在地形复杂的山地间负重奔袭。战士们到达终点时,毛主席不禁连连鼓掌,并强调,要注意多搞夜战、近战,训练部队晚上行军、晚上打仗。
02
汇报表演赛场之外,各军兵种也积极地进行着大小规模不同的比武大会。他们不光是为了训练,更是为了备战。
当时,新中国不仅面临着台湾当局的武装袭扰,周边安全环境也不容乐观。因此,战场上需要的本领就成了各军兵种训练的重点,训练的内容与战场上的作战方式紧密相连。
1962年9月9日,空军地空导弹兵某部2营机动设伏,用“诱敌就范”的战术成功击落一架台湾国民党空军的U-2高空侦察机。这之后,美国又提供给台湾当局两架新的U-2高空侦察机,并加装了反地空导弹的电子预警装置。
这个新的装置,使地空导弹部队在与U-2高空侦察机的几次交手中频频失手。曾经指挥击落第一架U-2的2营营长岳振华立刻召集战友们一起研究。他们很快见招拆招,找到了打破预警系统的方法。
军史专家徐焰表示,(招数就是)缩短开机距离,例如30千米之外开机,它有甩掉你的时间,这时候就采取“近快”的方式,等它接近导弹15千米时或者20千米之内突然开机,它的红灯亮了,但是来不及做动作,导弹就上去了。
为了掌握短距离内快速发射的技能,2营官兵们进行了100多次模拟演练、50多次开机试验,终于摸清了开天线后要做的14个动作。
1963年11月1日,2营用新研究出来的战法,在江西上饶成功击落拥有反地空导弹电子警戒设备的U-2高空侦察机。
03
这种实战与训练相结合的练兵方法,不仅在空军广泛使用,在海军也是如此,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20世纪60年代,台湾当局不断派出军舰袭扰大陆沿海,战场就成了人民海军检验训练、比武成效的“试金石”。
1965年8月5日深夜,海军参战舰艇要迎战的是台湾当局一艘450吨的猎潜舰“章江号”和一艘排水量高达1250吨的猎潜舰“剑门号”。
电光石火间,“章江号”中弹起火。就在大家为此欢呼时,意外发生了。611艇的机电兵麦贤得发现,他所在的舰艇部分动力舱开始淹水,部分管道已经损坏。如果不尽快排水堵漏,修补已经损坏的管道,发动机就会被海水浸泡而停止转动。
千钧一发之际,麦贤得立即奔跑到后座主机的位置。就在他准备启动机器时,敌人一发炮弹打进了后机舱,弹片击中了麦贤得的右前额,一直插到他左侧靠近太阳穴的额叶里,他顿时全身无力地倒了下去。
没过多久,麦贤得居然清醒了过来。他的眼睛被鲜血糊住,无法睁开,脑浆也已经外露。
麦贤得事后回忆,“当时不怕,一点都不怕,我的工作,(就是)保障机器运转。”
麦贤得忍着剧痛,凭着之前练出的肌肉记忆,依次挨个用手触摸检查,使推进器复原。机器正常运转起来了,611艇恢复了动力。
随着其他参战舰艇一轮又一轮的猛烈攻击,“章江号”和“剑门号”沉入海底。这次海战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八六”海战。
几十年来,人民军队枕戈待旦,不断提升军事训练水平,锤炼战场制胜能力。直至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持续掀起练兵备战热潮。他们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练强指挥能力,练好战斗本领,练硬战斗作风,全面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升级,练就能战善战的精兵劲旅!
万里山河,有你心安!致敬中国军人!据CCTV国家记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