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记者 黄诗睿 实习生 祝意舒
近日,“成年人勇闯捏捏圈”相关话题浏览量在社交平台上居高不下,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捏捏玩具,捏捏也因此成为新的流量密码,催生了新的解压细分市场。
在刚入坑“捏圈”的00后姑娘诺诺看来,逼真美观的造型和“糯叽叽”的手感是其吸引年轻人的主要原因。捏捏的形态非常丰富,如在色、香两个层面上高度还原的蛋糕、华夫饼等食物造型,另外植物、动物、动漫人物或电影角色等元素也都会成为捏捏设计师的灵感。
她介绍道,捏捏是由硅胶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其胶水分为A胶和B胶,不同的调配比例能够生产出三种不同手感的捏捏,分别是水感、泥感和水泥感。“水感轻软回弹快、泥感厚实回弹慢,而水泥感捏捏介于两者之间,我比较喜欢泥感的,因为我经常‘暴力’揉捏它,泥感的比较‘抗造’。”
相比于解压肥皂、解压太空沙这类玩具,捏捏的操作更加简单、可玩门槛更低,无需后期“收拾残局”,捏捏市场因此兴起,售卖与制作方式也逐渐多元化。
记者走访多家线下店发现,在九木杂物社、酷乐潮玩等店,捏捏往往被摆放在最显眼的货架上,除品牌自创的捏捏玩具外,还有线条小狗和Loopy等知名IP推出的捏捏衍生品。在此热潮下,一些国外知名的捏捏品牌也看见了其中的商机,将自己的产品引进国内,例如日本的iBloom。
同时,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一些博主与工作室也加入了捏捏市场。与一般工厂制作配合商店售卖的方式不同,他们打出的是“手工制作”的招牌。但由于无法量产,许多店家采用了“预售+限量”模式。不同的店铺因为粉丝数和产品数量的不同,价格也有所区别,例如被网友戏称为“捏圈爱马仕”的“祖拉拉捏捏”,其产品价格就比一般的捏捏价格要高,店内原价105元的捏捏甚至转手在闲鱼上卖出了3800元的高价。
据了解,一套制作捏捏的材料包基本只需要几十块钱,许多网友因此开始自己尝试制作“捏捏”,如果做得不错,还能“边买边卖”。在众多话题的带动下,围绕捏捏的交流和分享,其在社交平台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年轻人通过展示自己的,与他人建立起共鸣和联系,进一步推动了捏捏文化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