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苗露)自去年7月登陆港交所以来,Keep的股价一直处于震荡状态,这也间接激发了该公司进行增强客户黏性的多方探索。近日,Keep的AI助手Kiri开启内测,引发了行业讨论。据悉,运动助手Kiri会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以及与用户进行简单交互,获取用户当前的运动诉求,从而帮助用户生成专属的训练计划,实现千人千面个性化推荐。而此举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Keep拓展运动智能化布局的关键一步。
Keep运动助手进入内测阶段
近段时间,运动科技平台Keep的AI助手Kiri正式进入内测阶段,据Keep运动工具产品负责人马思琪介绍,“运动助手”可以理解为Keep App内的中台角色,将用户指引向各个运动场景。目前,“运动助手”的功能覆盖了制定计划、身体评估、智能分析等功能。以制定计划为例,Kiri通过用户信息采集,根据用户运动目标制定专属课程计划,将用户计划加入日历中,同时也可在日历内记录饮食等数据。
对会员用户来说,Kiri还可将其引导至“身体评估”场景,引导用户进行肩颈、腿型等体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改善计划。同时,Kiri还会进行训练内容进度跟踪,通过互动调整训练内容,对训练数据进行分析解读。
一直以来,减肥健身的长期过程让不少用户将最初的“健身打卡”转为了“洗澡打卡”,之后慢慢放弃,也正是因为这样,拥有3亿用户的Keep总会遇到活跃用户有限的尴尬境地。而此次内测的运动助手针对缺乏运动基础知识的用户也给出了相关方案。据悉,对于这类人群,Kiri可以化身为知识问答助手,基于运动科学为用户提供相关知识,在理论层面降低运动门槛。
事实上,运动智能化早已成为行业趋势,苹果在日前发布的WatchOS 11系统中,也新加入了训练负荷相关的功能,有行业人士表示,后续硬件厂商很有可能将在产品中跟进该功能。
不过,Keep其实很早就推出过“Keep运动评估体系”,通过评估用户运动负荷与运动能力帮助用户制定运动方案,官方介绍目前已服务超1500万用户。运动助手Kiri的内测,意味着Keep在运动智能化再落一子,助推用户运动“智慧大脑”的形成。
智能化布局又落一子
去年7月12日,Keep正式登陆港交所,但上市后,Keep股价接连下跌。彼时业内人士认为,Keep的各种零售运动产品相比主流运动品牌没有明显优势,加上短视频平台、直播健身的分流,Keep可能确实无法做到线上社区、产品零售、线下业务同时发力。
因此,近段时间的Keep在运动社群建设与运动智能化布局方面狠下功夫。今年3月27日,Keep正式发布全新App 8.0版本,并同时发布了10年愿景与目标,称将“致力于‘成为10亿运动者的自由运动场’”。
据悉,Keep 8.0覆盖了跑步、骑行、球类、滑雪等超60种运动品类、100多个分享模板,运动门槛进一步降低,爬楼梯、遛狗、原地行走等都被包括在内。同时,Keep将在户外场景投入更多资源,丰富更多跑步路线,还将为专业跑者提供更多专业的赛事功能。
事实上,在近6年的探索中,Keep在软硬件方面均实现了智能化布局。软件方面,Keep早在2018年就推出的“定制计划”在数据分析与课程推荐方面呈现出智能化雏形——用户在线上App输入运动喜好与健身诉求,Keep会为每个用户制定专属的运动方案。基于对用户数据的专业分析,智能计划能进一步提高用户运动效率。随着这一计划的不断迭代,AI程度不断升级,Keep线上功能与内容的智能化也在不断升级。
硬件方面,Keep推出了与线上内容打通的跑步机、智能单车、椭圆仪等智能硬件,今年3月推出的全新体感运动主机Keep Station,拥有更先进、更精准的动作捕捉,从而可以通过AI进行动作识别和实时指导,让Keep进一步在AI赋能下打通内容与硬件。
目前,Keep 8.0已覆盖了全国300多个城市超10万条跑步路线,今年,Keep还将使用更多的AI识别,帮助用户找到诸如“不爬坡路线”等。在玩法层面,Keep升级了活动功能,将“圈子”升级为“俱乐部”。软硬件双向智能化布局,让Keep通过专业指导和趣味激励,降低了运动门槛,提升了用户运动体验,帮助用户打造智慧化居家运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