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记者 虞洪波 综合报道
伊朗中部伊斯法罕省4月19日凌晨发生爆炸,伊朗多地启动了防空系统,拦截数架无人机。美国广播公司报道,以色列当天凌晨对伊朗境内发动袭击。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袭击被认为是以色列对此前伊朗为报复“炸馆”事件打击以色列的回应,但袭击未给伊朗带来严重损失。
政治分析师认为,以色列此次打击可谓“点到为止”,以伊好似跳“双人舞”,双方不希望冲突进一步升级。
●袭击,颇有蹊跷
以色列对伊朗发动袭击?
综合伊朗媒体19日报道,当天凌晨4时左右,在伊斯法罕省上空发现3架微型飞行器,伊朗防空系统将其击落。事发地靠近伊斯法罕国际机场和伊朗空军的基地。伊朗陆军总司令穆萨维表示,听到爆炸声是由于该国防空部队击落一些“飞行物”而引起。他强调事件未造成任何伤害。
据黎巴嫩媒体报道,有消息称伊朗防空部队在伊斯法罕上空拦截了大约5个目标,爆炸发生在伊斯法罕的上空,地面上没有任何爆炸。不过,美国媒体报道称,以军对伊朗境内7处目标发起军事打击。
另据伊朗国家电视台19日报道,事发地附近的核设施未受损。国际原子能机构19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确认伊朗核设施未受损,表示将持续密切监测相关局势。
伊朗机场和航空公司19日宣布,因安全原因,包括德黑兰、伊斯法罕和设拉子在内的部分城市航班出现延误。随后,伊朗航空部门表示已恢复所有航班,并已取消对部分地区机场的运营限制。
以色列承认了?伊朗尚未证实源头?
4月1日,以色列对伊朗驻叙利亚大马士革领事馆附属建筑发动空袭,造成多名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军官伤亡。4月13日,伊朗以约170架无人机、数十枚巡航导弹及约120枚弹道导弹,对以色列本土发动大规模袭击,主要目标指向与4月1日空袭相关的多个军事基地。伊朗方面称“成功摧毁目标”,以色列方面称“没有实质损害”。
此次爆炸发生后,虽然以色列官方拒绝置评,但多家媒体报道都说是以色列发动了袭击。多家媒体注意到,伊朗遭到空袭后,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以色列极右翼强硬派代表伊塔马尔·本-格维尔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只有一个词的帖文:“软弱。”美联社分析,这番言论颇有些“不打自招”的意味。
不过,伊朗3名官员告诉美国《纽约时报》,发动袭击的3架小型无人机可能从伊朗境内发射,伊朗雷达系统没有探测到无法辨认的航空器进入伊朗领空。
袭击发生数小时后,伊朗一名高级官员19日告诉路透社记者,伊朗没有报复以色列的计划,尚未证实袭击事件的“外国源头”“讨论更倾向于(内部)渗透”。
“昨天夜间发生的事情不是袭击,”伊朗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于美国时间19日在纽约参加联合国安理会会议期间,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说,“它们(行动中使用的武器)更像是我们儿童玩的玩具,而不是无人机。”
NBC说,阿卜杜拉希扬还表示不会主动升级冲突,除非以色列对伊朗发动重大袭击,否则伊朗不打算作出回应,“只要以色列不采取违背我们利益的新冒险主义行动,我们就不会有任何新的回应。”
美国提前得到消息又“撇关系”?
据《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美国和以色列官员透露,以色列对伊朗发动袭击前已告知美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一名美国高级官员的话说,以色列18日已告诉美国,将在未来几天对伊朗展开报复。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9日在意大利参加七国集团外长会期间表示,以色列在“最后一刻”通知美国即将发动对伊朗的袭击,“但美国没有参与其中。”
叙利亚政治分析人士穆罕默德·奥马里认为,围绕此次袭击行动,以色列与美方应该提前协调过。伊朗国际问题专家哈桑·贝赫什提·普尔说,以色列不太可能在没有与美国协调的情况下挑起与伊朗的冲突,“如果没有美国的技术和后勤支持,以色列无法攻击伊朗。”
分析人士表示,美国要求以色列在反报复前提前通知,这意味着美国试图控制以方反报复的强度,在默许以色列低强度报复的同时“撇清关系”。
袭击地点和方式经过精心考虑?
《华盛顿邮报》援引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以色列官员的话报道,以色列发动此次袭击除报复伊朗上周末发动的袭击,还想借此显示以色列虽不与伊朗接壤,仍有能力打击伊朗腹地。
有分析指出,从此次袭击的具体情况看,袭击地点和方式显然经过精心挑选。
伊斯法罕省省会伊斯法罕市有多个核研究场所,包括一个铀转化工厂。美国福克斯新闻援引美军方人士的话说,以色列的袭击目标是位于伊斯法罕的军事基地,而不是核设施。
美国《纽约时报》文章说,以色列打击伊朗伊斯法罕常规军事目标发出的信号很明确,即它可以突破伊斯法罕的多层防空系统,而这其中许多防空系统排列在铀转化设施等关键地点周围。
●影响,或无或有
不为升级冲突只为“有限打击”?
中东问题专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董漫远对此表示,初步判断这是以色列对伊朗的一次对等报复,无意扩大和升级冲突。董漫远认为,以色列需要对伊朗实施报复,对国内进行交代,但又不希望触发战争,试图通过此次对等报复达到与伊朗“扯平了”的效果。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认为,此次对伊朗的袭击是“有限打击”,没有针对核设施体现出袭击发动方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克制,更多是要对伊朗进行警告和威慑。
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与伊朗在中东地区争斗多年,过去基本是通过“代理人”进行“影子战争”,虽然近期冲突公开化,但双方仍保持克制。丁隆认为,伊朗和以色列可能陷入一种“你来我往”的低烈度拉锯式“报复循环”。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政治学者查尔斯·米勒告诉美国《华盛顿时报》,伊朗和以色列一样,都不希望危机“升级太多”,“双方实际上都希望被视为在采取行动,而又不用真正承担过于挑衅的风险。”
以色列前驻美国大使伊塔马尔·拉比诺维奇指出,以色列此次袭击可谓“点到为止”:既回应伊朗先前的报复性打击,又不希望陷入“局势不断升级”的报复循环。以伊好似跳“双人舞”,双方均会知会对方“下个动作及意图”。
评级机构下调以色列的信用评级
因以色列与伊朗存在军事冲突升级风险,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普全球评级公司19日下调以色列外币和本币主权信用评级。
标普不是第一家下调以色列主权信用评级的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今年2月把以色列主权信用评级从A1下调至A2,前景展望为负面。
穆迪认为,相比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前,以色列眼下面临更为沉重的债务压力,公共财政状况正在恶化。从中长期来看,以色列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特别是安全风险将居高不下。
原油黄金倒是因中东紧张局势而涨价
国际原油期货和现货黄金价格19日上涨,其中现货黄金价格创新高。这一市场波动与中东紧张局势有关。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伊朗遭袭消息传出后,国际两大原油基准期货价格均骤涨超3%,随后回吐部分涨幅。另一方面,现货黄金价格当天上涨至每盎司2411.09美元,创历史新高。
美国拉皮丹能源咨询公司国际原油服务部总监克莱·西格尔说,随着中东地区冲突扩大,原油市场面临海湾国家石油出口中断的“大风险”。
西格尔说,一旦霍尔木兹海峡遭封锁,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非常严重”影响,可能推升油价大幅上涨至“破坏需求的水平”。霍尔木兹海峡连接中东产油国和全球多个重要石油市场。美国能源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约五分之一原油产量经由这里运输。
(信息来源:新华社,央视网、环球时报、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