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在云南有一座水头烈士陵园,这里埋葬着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英烈们。

徐锡华爷爷所在的部队就是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后勤部队,千万不要以为后勤部队相对安全,其实负责救护和运输目标很大,更容易被袭击。

在战斗过程中有很多故事,徐爷爷娓娓道来,仿佛就在眼前。抢救伤员的时候,有一位女兵背着身负重伤的班长,爬下500米的高山。她顾不得自己瘦弱的身躯,背着100多斤的伤员和两把枪,就是为了快点将他送至山下抢救。可在现实生活中,她是连两桶水都拿不起的弱女子!是什么支撑她背伤员下山?是毅力!一心想着救人,什么苦啊累啊都不怕了,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把伤员送到安全之处。

徐爷爷还叮嘱我们要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里好好学习。对比女兵,我在学习上一遇到难题就退缩,学习兴趣爱好,学着学着就半途而废,对需要多练习的舞蹈、钢琴又怕苦怕累,敷衍了事,真是太惭愧了。

活动短暂,老兵们的故事却深深烙在了我心里。缅怀先烈,不论你们安葬于异乡,还是葬于国土,是无名英雄,还是镌刻有姓名,我们都会永远记得你们。你们的故事会代代相传,永垂不朽。

商报小记者(采荷二小)沈忻瑶 指导老师:戴娅军

老兵面对面

老兵龚道银带着老照片向我们介绍了他参与的那些战斗,和我们一起回忆了“援老抗美”的出国作战经历。他所在团曾在老挝用100毫米高射炮击落过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F-111可变战斗轰炸机,龚爷爷所在团,在两年内先后击落三架美国战斗机。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下,克服种种困难,筑路工兵帮助老挝修筑公路,战士们用血汗和生命铺出一条条通往各地的生命通道。

老兵徐锡华现在是一名小营巷的志愿讲解员,跑过马拉松百余场,是个热爱生活,乐于奉献的老兵。他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经历。当时他属于后勤兵,负责后勤保障物资的运输,尽管是后勤部队,但当时战斗危险系数不亚于战争前线的作战部队。他和我们讲述了牺牲的战友们的故事,听着他娓娓道来的叙述,看似风轻云淡,其实背后无不是战士们的英勇,战争的残酷的见证。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赵梓晨

致敬老兵,传承红色血脉

大概是因为当兵的缘故,两位老兵都已到古稀之年,却身体硬朗,很精神,有四五十岁的精气神。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给老兵们献花,系红领巾。老师委派了4个同学上台,其中也包括我。我怀着崇敬,激动的心情站在老兵面前。看着老兵们挺拔的站姿,炯炯有神的眼睛,我感受到了强大的气势。

随后就是听两位老兵讲述战争故事。龚道银爷爷做了简单自我介绍,就开始进入正题。虽然他的介绍很简单,但是我知道,他这一生是波澜壮阔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龚爷爷讲到他在高炮十一师的一场战斗,他和战友们击落了美国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F-111可变战斗轰炸机。随后,龚爷爷拿出一张张照片,这些照片好像一部部电影,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徐锡华爷爷的军装上别着一枚枚散发着光芒的勋章。他说,在水头烈士陵园二百五十九个墓碑里,有一个墓碑是空的。原来,有一次战斗中,战友们都以为他牺牲了,为他立了碑,没想到他还活着。最终,墓碑上“徐锡华”三个字更换成“革命烈士”四个大字,以此向那些无名战士致敬。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重温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就是为了肩负起我们这一代的使命,心怀理想,脚踏实地。

商报小记者(听涛小学)朱楷瑞

最可爱的人

一枚枚闪亮的军功章,一本本烫金的立功证书,一幅幅模糊的老照片,聆听着龚爷爷和徐爷爷讲述他们的战斗经历,我仿佛来到了那个血与火的年代。

这两位老当益壮的爷爷可不简单。龚爷爷是援老抗美的退伍老兵,专门负责收听敌人飞机情报,24小时轮流值班。而老挝山林中蚂蟥和蜈蚣横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依旧用高炮打下了美军一架架飞机,每击落一架飞机都是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

徐爷爷更是人不可貌相,他是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雄。战斗虽然给他留下了病痛,但他依然热爱生活。他喜爱运动,退休后跑了100多场马拉松。

现在虽然我们已经远离了那个动荡的年代,可是那些英雄的故事与精神依然值得我们铭记,我想对你们说:“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刘夏天

聆听英雄事迹 珍惜幸福生活

活动一开始,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徐锡华爷爷和参加过“援老抗美”的龚道银爷爷,就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眼神出现在我们面前。他们虽然已经步入晚年,但军人特有的刚毅和坚韧依然不减当年。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龚爷爷在老挝抗美的一次对空行动。他们利用精准的炮火击落了美军当时最先进的轰炸机,打得敌人措手不及。虽然战斗过程中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性,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过硬的军事素质,最终取得了胜利。

他们的英雄事迹不仅是对那段历史的见证,更是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激励和鞭策。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和平,让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商报小记者(天水小学)宋浩然

为中华复兴而读书

徐爷爷分享的一个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在一次战斗中,徐爷爷负伤掉队了,他养好伤后急切地追上队伍。战友们惊讶地说:“大家都以为你牺牲了,还为你在烈士陵园立了碑,要不把它挖掉?”爷爷说:“不用了,名字改成革命烈士吧,算是给那些为革命牺牲的无名烈士们立个碑!”

我禁不住感慨:是啊!的确有很多无名烈士,他们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虽然我们不曾记起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远刻在我们心中。今天我们缅怀革命先烈,聆听英雄故事,就是要继承他们的遗志,为现代化中国建设努力学习,为中华复兴而读书!

商报小记者(文一街小学秀水校区)晏浩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