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伙武装人员闯进音乐厅向人群扫射多轮

莫斯科近郊恐袭遇难人数升至143人

2024-03-24

商报记者 虞洪波 综合报道

据今日俄罗斯通讯社3月23日报道,莫斯科近郊音乐厅恐怖袭击事件已造成143人死亡。今日俄罗斯媒体集团总编辑西蒙尼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这一消息,但没有提供其消息来源。

俄侦查委员会信息中心当天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消息说,据初步调查,枪伤和因燃烧物中毒是造成这些人死亡的原因,预计死亡人数还会上升,对案件的调查仍在进行。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联邦安全局23日向俄总统普京汇报说,目前已拘捕11名涉嫌参与恐怖袭击的嫌疑人,其中4人直接实施了恐怖袭击。

各方谴责

习近平向俄总统普京致慰问电

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俄罗斯莫斯科州一音乐厅发生严重恐怖袭击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向俄罗斯总统普京致慰问电。

习近平表示,惊悉贵国莫斯科州一音乐厅发生严重恐怖袭击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向伤者和遇难者家属致以诚挚慰问。

习近平强调,中方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强烈谴责恐怖袭击行为,坚定支持俄罗斯政府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努力。

联合国秘书长等谴责此次恐怖袭击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2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当天发生在莫斯科近郊的恐怖袭击。声明说,古特雷斯以最强烈的言辞谴责此次袭击。古特雷斯对死者家属以及俄罗斯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慰问,祝伤者早日康复。

联合国安理会当天也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当天在莫斯科近郊一音乐厅发生的恐怖袭击。声明称,在音乐厅发生的恐怖袭击“令人发指”。

据央视新闻报道,袭击事件发生后,巴基斯坦、尼加拉瓜、土耳其、伊朗、委内瑞拉、意大利等国领导人或高级官员对袭击事件进行了谴责。

事发突然

不明身份人员对人群疯狂开枪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22日晚称,恐袭事件发生在莫斯科州红山区克罗库斯城音乐厅,当时一个乐队正准备举行音乐会。

据俄媒报道,至少3名身着迷彩服的不明身份人员在音乐厅对人群疯狂开枪,并投掷了手榴弹或燃烧弹,从而引发火灾。也有报道称,袭击者为5名。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报道,克罗库斯城音乐厅可容纳7500人,事发时现场几乎挤满了人。当时,一个名为“野餐”的摇滚乐队正准备演出。该乐队成员在袭击中没有受伤。

幸存者阿列克谢告诉法新社记者:“武装人员闯进音乐厅,开枪向人群扫射多轮,一名妇女突然惊叫,而后尖叫声接连不断。”

阿列克谢说,音乐厅内还响起爆炸声,人们仓皇逃跑。位于舞台上方包厢的阿列克谢紧随人群逃向出口方向,看到音乐厅内弥漫烟雾和灰尘。

中国留学生亲历恐袭,同伴中弹遇难

当地时间22日晚8点左右,15岁的宇瞳(化名)正在该音乐厅观看演出。他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附中的学生,他和一位14岁的俄罗斯女孩结伴来到这里。

克罗库斯城音乐厅位于一家大型商场南侧。约200米外,中国留学生陈一鸣正在商场北侧4层的美食广场吃饭。

先是一声爆炸声。陈一鸣记得,“我第一反应是无人机空袭。”随后,鞭炮声一样的枪声响起。据他描述,枪声并不连续,而是一枪一枪地打出去。

宇瞳听到的第一声枪响在音乐厅外。听到枪声后,周围人开始尖叫,“有人开始祈祷,有人骂着脏话。”音乐厅里有人想往外跑,现场混乱,“有人指挥我们把门锁住,紧接着,5个暴徒从音乐厅前门冲进来了。”宇瞳坐在后排,躲到椅子下面。

商场4层的美食广场,陈一鸣旁边有人站了起来,尖叫声和喊“开枪了”的声音混在一起,上百人往外跑,陈一鸣也跟着下楼。跑出商场后,他看到4层的玻璃已经碎掉,冒出火光,一层的玻璃有被枪打碎的痕迹。门口有人开车离开,有人直接往旁边的绕城高速(大环路)上跑。

陈一鸣在跑的过程中,一直能听到枪声。据他估计,枪声持续了十分钟左右。在大环路,他看到商场4层顶部着了火。

袭击发生后,警察赶到音乐厅,包围了事发现场,宇瞳被警方送回学校,但同行的女孩不幸中弹遇难。女孩大概是在厅外遇到了枪击,警察说,“她全身都是被霰弹枪打的弹孔。”

俄方对多处加强了安保措施

俄罗斯外交部22日说,当天在克罗库斯城音乐厅发生的枪击事件是“恐怖袭击”。

当天深夜,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侦查总局宣布,已根据《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第205条“恐怖行为”条款对此进行刑事立案调查。俄联邦侦查委员会中央办公室的调查和行动小组已前往事发现场。

事发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表示,俄方正在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据俄新社报道,莫斯科三大机场谢列梅捷沃、伏努科沃、多莫杰多沃等当天加强了安保措施,机场快线安检升级,但正常运行。

据俄罗斯塔斯社23日报道,恐袭事件发生后,俄罗斯安全部门人员已封锁莫斯科红场的各大出入口。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也于当天宣布,为了安全起见,取消本周末计划在莫斯科举行的所有群众性活动。

克里姆林宫方面表示,总统普京已经获悉此次袭击事件,并在随时了解最新情况。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普京已就此次袭击事件作出了所有必要的指示。

凶手是谁

有4名嫌疑人是塔吉克斯坦公民?

据俄罗斯《报纸报》23日援引俄罗斯发布新闻的Telegram账户“Baza”的帖子称,据称这起恐袭事件的嫌疑人有6人,其中4人的身份已确定。

《报纸报》报道称,这4名身份已确定的嫌疑人都是塔吉克斯坦公民,他们分别是:37岁的纳斯里季诺夫·马赫马德拉苏尔、51岁的伊斯莫诺夫·里沃季丁、21岁的萨福尔佐达·朔辛终以及29岁的纳扎罗夫·鲁斯塔姆。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23日报道,有照片显示,参与此次恐怖袭击事件的嫌疑人曾于2024年1月4日使用现金购买一辆白色雷诺汽车。

据俄新社23日早前报道,该媒体掌握的照片显示,这起恐怖袭击事件的嫌疑人乘坐一辆白色汽车逃离现场。

恐怖分子与乌克兰方面有相关联系?

有俄罗斯政治分析人士认为,从网络流传的照片和视频看,袭击者的行动极其专业,“就像雇佣兵一样”。还有俄军特种部队退伍军人表示,从目击者的讲述和现场视频看,袭击者显然蓄谋已久,除了用枪扫射人群,还携带了爆炸装置。

据环球网消息,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称,乌克兰与这起事件无关。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称,“目前没有迹象表明乌克兰或乌克兰人参与了枪击事件。”

俄联邦安全局公共事务联络中心23日表示,此次恐袭事件恐怖分子曾与乌克兰方面有相关联系,并计划在实施恐袭后经俄乌边境逃逸。

该部门强调:“犯罪分子曾意图在实施恐袭后经俄乌边境逃逸,他们曾与乌克兰方面有相关联系。针对此次恐袭的调查仍在继续。”

乌克兰方面否认参与了此次袭击。乌克兰情报总局发言人安德烈·尤索夫暗示此次袭击是俄罗斯“自导自演”,但并未提供任何证据。

是“伊斯兰国”干的?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宣称对22日在莫斯科的这起袭击事件负责。

“伊斯兰国”的附属媒体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宣称该组织对袭击事件负责,但并未对此提供相关证据。

近段时间以来,俄罗斯曾多次挫败了与ISIS有关的袭击。据塔斯社本月7日报道,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当天表示,阻止了“伊斯兰国”成员对莫斯科一犹太教堂的武装袭击。

此外,3月3日,俄新社报道称,6名“伊斯兰国”成员在印古什卡拉布拉克地区的反恐行动中丧生。3月20日,有报道称,“伊斯兰国”一个战斗小组的指挥官已被俄方拘留。

近些年来,“伊斯兰国”或其他相关的伊斯兰极端主义组织多次在俄罗斯境内发起恐怖袭击。

据军事专家宋忠平观察,虽然“伊斯兰国”主动认领,但不排除有其他幕后黑手的可能性。他说,“伊斯兰国”虽然与俄罗斯有过节,尤其是在叙利亚的俄罗斯军队不断针对“伊斯兰国”采取军事行动,但过节主要在叙利亚。“伊斯兰国”主动认领莫斯科近郊的恐袭事件,这存在比较大的疑问。

反恐专家李伟表示,“伊斯兰国”虽然第一时间发声明,但从过往“认领”案例来看,一种情况是恐袭确实由它实施,另一种情况是并非“伊斯兰国”所为,该组织通过“冒领”扩大自身影响力。李伟说,“要等到在逃嫌疑人被抓获、掌握具体证据后才能判断。”

事态研判

美方向俄方分享的情报没被当回事?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艾德丽安·沃森22日表示,美国政府此前已掌握有关莫斯科可能发生恐怖袭击的信息,袭击可能针对包括音乐会在内的大型集会,这促使美国国务院发布了提醒。

沃森还说,“美国政府还根据其长期的‘警告义务’政策与俄罗斯当局分享了这些信息。”

然而,俄罗斯总统普京19日在一次演讲中表示,美国的警告是“挑衅性的”,称“这些行为类似于公然的勒索,意图恐吓和破坏俄罗斯社会的稳定”。

在恐袭发生前,3月7日美国驻俄大使馆网站曾刊发预警公告,希望在莫斯科的美国公民不要在周五周六外出时,前往人群聚集地,其中就包括音乐厅。

恐袭分子利用了俄罗斯的松懈点?

对于美国发出的提前警告,军事专家宋忠平表示,除了美国,英国等国也发出了类似警告。不过,此次警告出现的节点当时让人觉得是针对俄国内3月15日开始的总统选举,即总统选举前期或选举期间有可能发生恐怖袭击事件。

“选举期间,俄罗斯国内安保比较严格,所以当时并没有发生恐袭事件。选举结束后发生了恐袭,或许说明这是找了一个俄罗斯更加松懈的时间,也就是俄罗斯方面没有足够重视的时间。”宋忠平说。

宋忠平表示,此次恐怖袭击并非孤立事件,未来不排除有更多恐怖袭击事件。

也有舆论认为,这是俄乌冲突以来俄境内首次出现如此大规模、针对平民的恐袭,可能对俄民众心理产生一定冲击,降低其安全感。

俄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此次被袭击分子乘虚而入,还在于举办的音乐活动是一次私人活动,动用的是私人安保公司,并非像联邦层面组织的活动那样有警察或强力部门护航。

这种“软肋”容易被恐怖势力和其他力量拿捏,但如果所有活动都动用“高配版安保”,显然也不现实。未来更重要的是,执法部门必须通过加强情报网,来提前预防风险。

俄罗斯一炼油厂遭无人机袭击

一爆未平,一爆又起。

莫斯科附近的爆炸声刚停,俄罗斯萨马拉州新古比雪夫斯克一座炼油厂,于23日发生了爆炸。

尽管当地官方尚未发出评论,但民众大多认为,爆炸来自于乌克兰方面的无人机袭击。

据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报道,俄西南部萨马拉州古比雪夫炼油厂23日遭无人机袭击,造成一座炼油塔起火,目前暂无人员伤亡。

报道援引萨马拉州州长德米特里·阿扎罗夫的话说,当地紧急情况部门和执法机构人员成立了抢险指挥部,在现场组织救援。

报道同时说,无人机当天曾试图袭击萨马拉州另一座名为“新古比雪夫”的炼油厂,但袭击被挫败,炼油厂设备未受损,且无人员伤亡。

恐袭发生在俄罗斯有三个原因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张弘认为,此次恐袭发生在俄罗斯,有三个原因:

一是制造恐怖主义影响和效应。

“恐怖主义自然是不能用常人的思维去理解,恐怖主义对平民的袭击,首先是想制造影响和效应,即恐慌效应。恐怖分子希望借对平民的恐怖袭击,来扩大其影响力。”张弘说。

二是对俄罗斯打击极端组织展开报复。

“恐怖主义对俄罗斯平民的袭击,实际上也有报复的成分在里面。”张弘指出,2015年至2020年,俄罗斯在叙利亚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对于整个中东地区的反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与‘伊斯兰国’有着很重的历史上的积怨,这也是恐怖主义将袭击的目标指向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俄罗斯安全漏洞带来可乘之机。

“俄罗斯一直在支持全球反恐事业中,发挥着很大的影响力,但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漏洞,因此为恐怖组织发动袭击创造了一些客观上的机会,从而导致此次袭击发生。”张弘分析称。

(信息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环球时报、环球网、中新网、政事儿、新京报、蓝鲸新闻、解放日报、新民周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