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100条产值超10亿元的土特产全产业链

浙江“四好农村路”又有新规划

2024-03-12

商报讯(见习记者 顾帅辰)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促一域发展。这十年来,围绕“四好农村路”理念,浙江的农村公路建得越来越好。昨天上午,浙江“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会上,浙江对未来的农村公路建设又有了更多的计划。

所谓“四好”,就是要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十年来,浙江省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可谓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省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9万公里,截至去年年底,浙江农村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10.2万公里;全省百人以上自然村都已经通上了等级硬化路,75%的建制村已经通上了双车道公路。

在基础设施建设外,浙江坚持推广路况自动化检测、灾毁保险等新技术,十年来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5.3万公里,中等以上路的比例由88.9%提升至96.5%。此外,全省还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5万公里,在全国率先实现临水临崖及4米以上落差路段安防设施全覆盖。

在介绍取得的成绩之外,相关负责人也表示, “‘四好农村路’建设,要为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带去人气、财气,让 ‘空心村’‘贫困村’,变身为‘网红村’‘富民村’,真正实现因路而富、因路而兴、因路而美。”

这样的期待会如何落到实处?会上给出了相应的规划。

当前,浙江正在深化“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四好农村路”在内的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该工程重要的着力点。

例如,浙江将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与沿线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休闲体育等深度融合,进一步放大“交通+”综合效益。此外,在助力乡村土特产发展方面,“四好农村路”建设也大有裨益。发布会上进一步提出,要建设100条每条产值超10亿元的土特产全产业链,目标是要实现“因路而兴”“因业而富”。

“我相信,在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中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2.0版建设,一定会打造更多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样板路’,进一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备度,为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大海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