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21版)
暴风雨中的燕鸥
高尔基在《海燕》中这样描写: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6月中旬,一场暴风雨袭来,小岛被锅盖一样的乌云笼罩,远方风力发电塔的红色警示灯忽明忽暗,海水拍在礁石上激起一阵阵白浪。
海风呼啸不停,雨点迟迟没有落下,燕鸥们情绪异常兴奋,它们叫喊着飞向海风扬起的气流,不停地绕着小岛滑翔,突然间像子弹一样冲向海面,从浪花里叼起一条银色的小鱼。到了夜晚,大雨终于落下,燕鸥们安静下来,全身缩成一团,牢牢守护住身下的小生命。
老张望着一只只燕鸥飞起又落下,深信当年高尔基看到的应该是燕鸥。
观察木屋是另一个观察工作的主要场所,分别设在招引场的两头。这里是所有人最喜欢待的地方,除了令人凉爽的海风,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能够最近距离观察燕鸥。
志愿者需要时刻用望远镜和照相机,观察和拍摄记录燕鸥。这些视频和照片,不单是记录画面,更有实际的科学价值,需要拍摄的细节有很多,包括成鸟求偶、亲鸟抚育幼鸟、天敌来犯等,甚至细节到吃了什么鱼。
燕鸥有独特的求偶仪式。平时,它们把翅膀紧贴身体收拢,遇到心仪的对象时,则会微微张开翅膀互相转圈跳舞。有时候雄鸟还会叼一只刚从海里抓来的鱼献给雌鸟,如果过了这一关,雄鸟就赢得和雌鸟伴飞的机会:两只鸟几乎贴着,以一样的动作,一样的速度,绕着岛高速飞行。
南麂列岛海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这对燕鸥繁殖和抚育幼鸟十分有利。随着雏鸟一天天长大,亲鸟叼回来的鱼的种类、大小以及叼鱼的频次都有变化。带鱼、飞鱼、颌针鱼、鯷鱼、梅童鱼、银鲳鱼、马鲛、黄鲫、鲱鱼、鲯鳅等小型鱼或者中大型鱼的幼鱼都在燕鸥的食谱里。
(下转23版)